论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英雄原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日益高涨,不仅在政治上促成了爱尔兰的独立,也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该运动以盖尔传统文化为依据,致力于创造以爱尔兰经验为主的新文学,旨在恢复爱尔兰的尊严,追求爱尔兰人的身份,认识爱尔兰文化。该运动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戏剧方面,爱国作家们回到盖尔传统去寻根,从传奇、神话、民间传说、古代英雄事迹传说中发掘出意义深刻的题材,使其在戏剧形式中获得新的生命。其中英雄史诗是爱尔兰文学特定时期内的一个重要特色,有关英雄的传奇不断地成为爱尔兰民族作家的创作灵感的来源。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不同时期的剧作中都出现了英雄原型。英雄是某一特定文化身份的代言人,其行为与此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英雄原型的显形是爱尔兰剧作家们潜意识中对民族英雄的期待;另一方面,在不同剧作中英雄原型的嬗变也体现了民族心理的变化。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新意、国内外研究爱尔兰戏剧的现状和水平以及本论文的结构;并指出存在于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三种英雄原型,即弥赛亚英雄、悲剧英雄与戏谑英雄。第二章主要介绍文学中的英雄原型与成长模式,在考察凯尔特神话系统后总结出三类爱尔兰神话与民间传说中的传统英雄原型。第三章以叶芝、辛格、奥凯西等人的剧作为例,分析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英雄人物的特质与成长模式,展示了弥赛亚英雄、悲剧英雄与戏谑英雄这三种原型的变体。第四章着重分析英雄原型嬗变的趋向与意义,指出从英雄到反英雄的变化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退化。一方面,这反映了人们的心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这一嬗变的趋向也符合弗莱所说的文学系统的循环。第五章为结论,指出爱尔兰剧作家在对英雄主题的采撷中透露出其民族文化意识,并从英雄原型在该时期不同阶段剧作中的嬗变发现爱尔兰剧作家从追求民族文化独立向反对摧残人性的战争的创作重心转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