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背冰亮膘”的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冰亮膘”是运城市的永济市长旺村和芮城县匼河村所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本文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田野作业的方法对“背冰亮膘的”的产生和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背冰亮膘”所形成的社火和庙会仪式进行分析,着力探究了“背冰亮膘”所反映的当地民众的生活与群体记忆,探析了“背冰亮膘”的民俗文化内涵以及“背冰亮膘”的话语权。全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并对“背冰亮膘”产生地域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解读。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系统地梳理了“背冰亮膘”的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对“背冰亮膘”的传说进行分类与解读,纵向的探究“背冰亮膘”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第二章是考查“背冰亮膘”的仪式展演。本章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背冰亮膘”所形成的社火和庙会仪式进行分析,研究“背冰亮膘”在这两种场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所反映的农事活动;第三章探究运城市永济市长旺村和匼河村的“背冰亮膘”所反映的民众生活与群体记忆,分析“背冰亮膘”的文化内涵及“背冰亮膘”的话语权。“背冰亮膘”是与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提出“背冰亮膘”是长旺村和匼河村民众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特有的方式保存着民众的群体记忆。对“背冰亮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河东文化的历史积淀、黄河流域文明以及华夏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雕造型往往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石雕匠人的审美取向。“阳氏石雕”作为传承了二十代以上的传统石雕工艺,它的传承过程展现的是一种活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