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渝西涪陵页岩气田以及川南威荣页岩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暗色页岩勘探取得突破。对盆地周缘包括北大巴山地区在内的下古生界页岩气地质调查和评价也受到重视。北大巴山南缘钻探结果发现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页岩现场解析气质量体积为0.045mVt-24 m3/t,同时地质调查也在该地区发现有油苗和沥青点,预示北大巴山下古生界具有油气潜力。因此,亟需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古生界鲁家坪组和斑鸠关组富有机质页岩的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非均质性及对石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编号:415021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渝西涪陵页岩气田以及川南威荣页岩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暗色页岩勘探取得突破。对盆地周缘包括北大巴山地区在内的下古生界页岩气地质调查和评价也受到重视。北大巴山南缘钻探结果发现下寒武统鲁家坪组页岩现场解析气质量体积为0.045mVt-24 m3/t,同时地质调查也在该地区发现有油苗和沥青点,预示北大巴山下古生界具有油气潜力。因此,亟需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古生界鲁家坪组和斑鸠关组富有机质页岩的生烃特征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将对包括北大巴山在内的盆缘区页岩气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烃源岩评价、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 X衍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以及饱和烃、芳香烃质谱-色谱的测试数据,深入研究北大巴山地区鲁家坪组和斑鸠关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来源,以及有机质成熟度等生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样品矿物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构造保存条件-预测了可能的页岩气成藏模式和页岩气勘探远景区。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北大巴山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TOC值分布在0.1 82%-9.063%之间,平均值为3.21%,60%以上的样品为好的烃源岩;下志留统斑鸠关组富有机质页岩TOC值分布在0.038%-2.941%之间,平均值为0.691%,31.25%的样品属于中等及以上烃源岩。(2)北大巴山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显微组分中均含有较高比例的腐泥组和壳质组,鲁家坪组TI值为51.75-77.75,有机质类型为Ⅱ型;斑鸠关组TI值为59-85.5,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饱和烃和芳香烃生物标志化合分析表明两组样品的有机质母质主要来源于海相低等生物,中-高盐度的还原沉积环境。(3)北大巴山下古生界鲁家坪组Ro值和Tmax值分别为1.36%-2.56%和418℃-530℃,平均值为1.863%和460℃;斑鸠关组Ro值和Tmax值分别为1.47%-2.12%和381℃-539℃,平均值为1.773%和483.5℃,均表明两组页岩样品已进入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4)北大巴山鲁家坪组中脆性矿物平均含量为84.57%,黏土质矿物平均含量为10.54%;斑鸠关组中黏土质矿物平均含量为47.5%,脆性矿物平均含量为50.37%。两组样品的中、高脆性矿物含量以及大量发育的微孔和矿物基质孔隙发育表明其具有形成游离型气藏的潜力,斑鸠关组的高含量黏土矿物表明该组还具有形成吸附型气藏的潜力。(5)综合考虑暗色泥岩厚度分布和构造条件优选出了具有较好断层封闭性的紫阳县毛坝镇-桃园地区和紫阳县焕古镇-双坪子地区作为页岩气勘探远景区。
其他文献
随着煤矸石分选系统对其智能化要求的逐渐提高,研究人员提出了煤矸石自动分选方法,其中包括射线法、机械洗选法、图像识别法。前两者会造成环境污染且成本过高,所以图像识别法成为了煤矸石自动分选的首选方案。该方法的难点是如何准确完成煤矸石的目标检测任务。深度学习已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将生成对抗网络和one-stage目标检测模型应用到煤矸石目标检测中,旨在提高检测精度及速度。目前没有公开可用的煤
FPGA的高速并行性、流水线方式处理数据的特点,适用快速图像处理。而在图像处理应用中,图像的关键在于边缘特征所包含的信息。边缘检测在目标跟踪、目标识别、深度学习下的监督识别、机器视觉检测等领域至关重要。在低照度环境下,图像的边缘信息不明显,精确地检测出低照度环境下的边缘非常关键。针对低照度环境下引起的图像质量退化导致边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差分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选取Canny算子作
在矿山企业的大型机电设备中,矿用减速器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着传递动力的关键作用,减速器的正常运行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滚动轴承作为矿用减速器的关键部件,常在大负荷、连续长时间运转或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工况下运行,因此容易受到损害。滚动轴承故障不仅影响减速器的正常工作,造成企业计划外的停机停产,还可能会因为机电设备故障导致井下通风、供排水、运煤运矸等环节宕机带来安全生产事故,严重情况时更会对井下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建设智能矿山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是煤炭行业的必然选择。因此,通过研究煤矿井下空间的实时三维建图、定位和导航技术,可以解决井下机器人和人员的定位及导航问题,有利于保障人员安全和提高智能化开采效率,对建设智能矿山具有重要意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垃圾数量飞速上涨。正确分类垃圾并提高垃圾的回收循环利用率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我国从2019年开始,许多城市逐步出台了强制垃圾分类的准则。然而,目前智能垃圾分类的应用不是很多,国内的智能垃圾分类研究更是起步较晚。当前的垃圾分类算法存在网络参数量过大、不便于移植到移动设备中、实际场景下适应性较差等缺点。本文研究了六种不同的网络模型,并在公共数据集Trashnet上实验
近年来,随着煤矿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采、掘、提、运、通等系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安全生产管控数据与经营管理数据,在智慧矿山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合适的煤矿大数据流式计算平台,挖掘数据内部价值,实现安全生产设备各个绩效指标的流式计算与分析,为煤矿精益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此探寻有效的降本增效运营模式,对煤矿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陕西黄陵双龙矿皮带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主煤流运输设备指标的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安全和隐私问题备受关注。图像作为信息载体,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如何确保其在网络上进行安全存储与传输,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图像秘密共享是图像的一种保护机制。目前,图像秘密共享主要分为基于多项式的图像秘密共享和视觉秘密共享两大类。根据图像重构方式的不同,前者又分为传统的(k,n)门限图像秘密共享和渐进式图像秘密共享。传统的(k,n)门限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有或者全无”的恢复模式,
现实世界的网络大部分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因此也被称为动态网络。为了挖掘这些动态网络数据中隐藏着的巨量价值,动态网络演化分析成为了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动态网络中的社区演化过程分析是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在影响力分析、信息传播、网络营销等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在总结动态网络社区演化过程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演化过程分析基本框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包括:第一,在动态网络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煤矿钻杆的自动计数既能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又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现有钻杆计数方法主要包括以RFB算法为代表的目标检测算法和以孪生网络算法为代表的目标跟踪算法。由于煤矿井下监控视频图像噪声干扰严重且有效信息缺失,现有方法在井下目标检测和跟踪时精度差、效率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改进RFB和孪生网络的钻杆计数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针对噪声干扰、图像模糊
传统隐语义模型推荐算法仅仅使用用户历史评分和部分偏置项,没有充分挖掘到用户更深层次的潜在信息,从而导致推荐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隐语义模型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引入用户浏览信息的先后关系提升推荐精度;其次通过补充时间因素和用户浏览信息的先后关系等方式优化传统隐语义模型,进一步提升该模型的推荐性能;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法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