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初期以来,瑞典社会民主党多次走上执政前台,迄今已累计执政67年。它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建立起的“瑞典模式”,为世人所称道,被冠以“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和“福利社会的样板”。作为一个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瑞典社会民主党是如何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原则的?又是如何在一个竞争性政党体制下实现了一党长期执政的?它经历了哪些挫折和失败,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调整?这是政党政治领域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政党治国理政这一研究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历史梳理、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为研究进路,通过阐述瑞典社会民主党在治国理论、治理方式、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调整,总结瑞典社会民主党在领导国家治理和突破执政困境上的主要经验和问题挑战,进而探求瑞典社会民主党治国理政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启示。全文共包含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等三个部分。本文首先界定了政党的定义与功能、回顾了社会民主党的沿革、梳理了治国理政的相关内涵,分析了政党治国理政的意识形态、主要方式、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接着回顾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建立过程,并从战前与战后两个历史分期对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治国理政历程和执政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论文着重研究了瑞典社会民主党对治国理政的理论探索及其影响。文中以为,随着“人民之家”设想的提出,以及“福利社会主义”、“职能社会主义”、“基金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瑞典社民党人对“瑞典式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瑞典社会民主党相继提出了“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以及新“第三条道路”的施政政策,完善了“瑞典模式”的内涵;在这些理论政策的基础上,瑞典社会民主党逐步形成了效率与公平并重、民主与法治并行、妥协与合作并举、原则与弹性并存的执政方略,这些方略进一步推动了瑞典社会民主党治国理政实践的发展。论文接着研究了瑞典社会民主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完善,重点围绕瑞典社会民主党从一个“外生型”政党转变为议会内政党的过程中,是如何适应现有体制成功推进治国理政这一主线展开,具体阐述了瑞典社会民主党如何处理党政关系、怎样健全协商机制和决策系统、如何完善权力制约,以不断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研究了瑞典社会民主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以后,论文继续阐述了它在治国理政中怎样强化自身建设,研究的重点是其在竞争性政党体制和时代变革的多重挑战下,如何通过巩固和扩大社会基础,调整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党的形象来不断扩大自身影响,保持长期执政地位。通过研究,本人认为瑞典社会民主党治国理政的成就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推进资本主义的改造中捍卫了本党的核心价值;二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拓展了“中间道路”;三是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四是在倡导阶级合作的理念下促进了社会和谐;五是在一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解决了腐败难题;六是在日益复杂的时代挑战中保持了执政优势。这些经验虽然有瑞典国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独特因素作为基础,但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合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