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动物园对野生动物进行串笼、人工授精、体格检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等都可能需要进行保定和麻醉。对动物进行麻醉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应激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和动物的安全。由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不同动物对同一麻醉药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各不相同。野生动物进行麻醉时,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各种野生动物生理特点、体质、病况等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并正确地计算其用药量。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满足所有野生动物麻醉需要的理想药物。目前用于野生动物麻醉药物较多,而且一种麻醉药对不同的野生动物又表现出不同的麻醉效果。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各家动物园在野生动物麻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国内32家动物园的53种3472头次野生动物的麻醉资料,结合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和本人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临床实践经验,从中筛选出适合各种野生动物麻醉的最佳药物及其用药剂量,为野生动物安全有效地麻醉与保定提供参考。用于动物麻醉的化学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神经肌肉阻断剂,主要作用于骨骼肌的神经肌肉连结处,通过使动物麻痹而产生制动。如最古老应用的箭毒(Curare)、筒箭毒碱,目前仍有应用的是氯化琥珀胆碱(司可林)、三碘季胺酚。随着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出现,神经肌肉阻断剂在哺乳动物麻醉中的使用急剧下降,但现在仍用于爬行动物的麻醉;另一类为作用于中枢的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制动。包括:1)镇痛性化学保定药,如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阿片类;2)安定性化学保定药,如吩噻嗪类、苯二氮卓类、丁酰苯类;3)麻醉性化学保定药,如环己胺类。临床上为减少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常将多种药理性质各不相同的药物,如:安定药、催眠药、肌松药、镇静药等先后相继或同时并用,对动物进行复合麻醉或复方麻醉。动物麻醉颉颃剂能有效地颉颃麻醉剂对中枢神经抑制和其它毒副作用,可克服麻醉剂的不良作用和并发症,加速动物生理功能的恢复以及用于麻醉药过量中毒时的急救,提高了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动物园目前使用的麻醉药或化学保定药有十一种:其中单剂有氯胺酮、麻保静、静松灵;复方制剂有保定宁、眠乃宁、速眠新、噻胺酮、氯胺酮+安定、氯胺酮+眠乃宁、氯胺酮+速眠新、大动物保定灵。1草食动物:适合用于鹿科动物麻醉的药物是眠乃宁,其推荐剂量是1.5~2.2mL/100Kg,但对黇鹿、水鹿的剂量相对较大(2.2~3.2mL/100Kg)。其次是噻胺酮,推荐剂量为3~4mg/Kg,但对水鹿剂量较大(6.5~7.2mg/Kg);适合用于牛科动物的是大动物保定灵,推荐剂量为12~30μg/Kg。对羚牛、牦牛可另选用眠乃宁(1.8~2.3mL/100Kg)、麻保静(2~2.3mg/Kg)、静松灵(0.4~0.6mg/Kg);适合于马属动物的是大动物保定灵(10~17μg/Kg)、保定宁(2.3~4.0mL/100Kg);适合驼科动物的是眠乃宁(骆驼0.5~0.7mL/100Kg,羊驼0.8~1.4mL/100Kg)、麻保静(2.2~3.0mg/Kg)、噻胺酮(2.7~3.2mg/Kg);适合大型草食动物的是大动物保定灵(亚洲象1.87~2.20μg/Kg,非洲象3μg/Kg,长颈鹿7.50~11.76μg/Kg),对大象可试用眠乃宁(0.3~0.67mL/100Kg)。2食肉动物:噻胺酮、眠乃宁对猫科动物、熊科动物的麻醉效果最好。噻胺酮对猫科动物的推荐剂量是1.8~3.6mg/Kg,对熊科动物的推荐剂量是2.9~4.7mg/Kg;眠乃宁对猫科动物的推荐剂量是1.9~2.6mL/100Kg,对非洲狮剂量稍大(2.81±0.42mL/100Kg),对熊科动物的推荐剂量是1.8~3.1mL/100Kg;噻胺酮(猞猁2.89±0.32mg/Kg、狼5.38±0.50mg/Kg)、眠乃宁(猞猁3.25±0.64mL/100Kg、狼6.14±0.75mL/100Kg)、速眠新(猞猁7.95±3.56mL/100Kg、狼7.52±1.78mL/100Kg)对犬科动物的麻醉效果最好;氯胺酮(5022±1.86mg/Kg)、氯胺酮+安定(Ket:5.18±1.01mg/Kg,安定:0.2mg/Kg)、噻胺酮(2.38±0.42mg/Kg)、眠乃宁(1.45±0.20mL/100Kg)对大熊猫麻醉效果较好;氯胺酮(12.90±2.53mg/Kg)、噻胺酮(6.37±1.85mg/Kg)对小熊猫的麻醉效果较好,但剂量相对较大。3灵长类动物:氯胺酮及其复方制剂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有效麻醉剂,有很高的疗效,安全范围大,作用快,诱导期短。剂量分别为:噻胺酮(1.8~3.0mg/Kg)、氯胺酮+眠乃宁(1.07~5.48mg/Kg+0.008~0.024mL/Kg)、氯胺酮+速眠新(5mg/Kg+0.05mL/Kg)和氯胺酮(4.8~10.9mg/Kg)。眠乃宁麻醉灵长类动物时,动物的呼吸、循环抑制较明显,且有的动物在肌注大量解药后,苏醒仍较慢(有的长达24h),难以控制苏醒和麻醉深度以及意外的发生,使用时需慎重。4其它野生动物:有袋目、鳍脚目动物以氯胺酮(袋鼠18.57±2.26mg/Kg,海狮、海豹4~10mg/Kg)、氟胺酮+安定(袋鼠Ket15mg/Kg+安定0.9mg/Kg;海豹Ket:4.67±0.82mg/Kg,安定0.22±0.06mg/Kg)为首选;大型鸟类以眠乃宁(鸵鸟2.32±0.18mg/100Kg,鸸鹋3.14±0.51mg/Kg)为首选,次选氯胺酮+速眠新(鸵鸟15.56±3.24mg/Kg,0.24±0.04mL/Kg)、氯胺酮+安定(Ket20~25mg/Kg+安定0.85mg/Kg)、氯胺酮(鸵鸟24.36±3.20mg/Kg,鸸鹋27.95±3.11mg/Kg)。因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二甲苯胺噻嗪、静松灵等)特殊的药理作用,对于处于应激和兴奋状态的动物,常不能产生满意的制动效果,因而很少单独用于野生动物的麻醉保定,常与阿片类或环己胺类药物联合应用。使用眠乃宁麻醉保定动物时要注意首次用药量要足,追加的效果不如一次给足量的好。麻醉过程中要注意安静诱导,避免刺激。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如果一个动物(尤其是鹿科、熊科动物)长期多次应用眠乃宁,动物会逐渐产生一定耐受性,用量逐渐加大。单用氯胺酮时动物可出现肌松效果差,肌肉阵发性痉挛现象,甚至惊厥,且麻醉时间短,对长时间手术处理需多次追加药物。加用适量安定或用噻胺酮后可缓解和改善以上不足,且麻醉时间可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