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报道了一名72岁的男性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术中注入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碘帕醇。术后患者出现头痛、意识下降、激惹和夜间谵妄。头颅CT和MRI未显示脑出血或梗塞。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迅速恢复,未遗留任何其他并发症。目的:造影剂神经毒性(contrast-induced neurotoxicity,CIN)是一种发生在心导管术治疗期间,由碘造影剂引起的急性可逆性神经系统障碍。本研究旨在找出影响造影剂神经毒性(CIN)症状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描述心导管术后CIN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方法与结果:一、通过Pubmed,Medli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所有相关病例文献进行回顾。从所有病例报道中提取相关数据,通过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绘制生存曲线和风险曲线。通过回顾所有病例文献,讨论心导管术后CIN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二、共检索到73篇共112例心导管术后CIN病例报道。其中男性占59.82%;50.89%的病例伴有高血压;超过50%的病例使用非离子型和低渗性造影剂。临床表现方面,一过性皮质盲(TCB)占58.93%,是所有病例中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可发生在心导管术中到术后72小时内;症状缓解可发生在起病15分钟到6周后,平均为 37.78±44.15小时。男性(HR:1.666,95%(CI0.990~2.804,p = 0.055)、高渗性造影剂(HR:1.806,95%CI 0.406~8.035,p = 0.019)可能在CIN恢复中起保护作用;高血压(HR:0.221,95%CI0.085~0.575,p=0.002)可能是阻碍CIN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CIN是心导管术的一种罕见但重要的并发症,需与脑梗塞鉴别。男性、高渗性造影剂可能是保护因素而高血压是CIN恢复的危险因素。因CIN只需对症支持治疗即可有效恢复且预后较好,故在临床实践中不应忽视,以避免因错误诊断而误停抗血小板药物或进行不必要的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