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相关政策的调控下,传统的娱乐节目大幅减少,众多电视台意识到电视节目应该具有文化分量,开始在坚守文化品质、弘扬文化精神等方面做出探索,推出了一些列具有人文品质和精神诉求的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枝独秀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的《开讲啦》、《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北京卫视《传承者》等。这些节目坚持着文化节目自身的精神品质和美学风格,以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为创作核心,注重节目的文化内涵,成为电视荧屏上的“文化担当”。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时下热播的电视文化类节目进行概括总结:对电视文化类节目进行分类并总结其创作特点。随后对修辞学学说的演变与发展进行概述,继而对电视的“修辞性”进行理论解析,分别从电视的语言属性、电视语言与电影语言的比较研究中对电视的修辞性进论证,并分别以符号和话语的角度对电视的修辞性进行研究,其后总结出电视修辞的一般特点和修辞格的运用。之后结合具体案例,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语言修辞、影像修辞、叙事修辞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修辞建构对文化类节目的修辞功能进行探讨,以期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电视文化类节目是电视媒体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坚守和实践。电视文化类节目以“言说——表意”的模式进行创作,“言说”即是指通过对节目内容的设置用电视“语言”进行文化的展示和传播,“表意”是节目通过对文化内容的展现使得受众获得情感共鸣,从而进行文化认同与传承。电视文化类节目方兴未艾,一则为优良文化、思想的弘扬与传播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用有温度、有深度的电视表达,为泛娱乐化的电视荧屏带来一缕清风。笔者尝试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修辞特点和修辞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期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对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和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与此同时期待越来越多优质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登上中国电视荧屏,以文化之力,借电视之形,为我国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