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质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状况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由于职业能力需要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得以表现,本研究以德国职业能力分类研究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面向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沿海地区河北、山东、江苏和中部地区河南、山西共8省(市)用人单位,调查了近5年招收的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状况。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等级评定形式对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调查分析所发现的问题,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应对策略。本研究表明,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总体认可度不高,尤其在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基础知识、人格素养和专业知识这6项指标上评价最低。不同省(市)、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均存在差异。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各项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和中职毕业生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访谈得知,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失和自我认知偏差。本研究提出,提升中职学生职业能力,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中职学生职业能力,需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发挥地域办学特色优势。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职业人文教育体系,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应树立职业能力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效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