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喉癌生存率年来无法改变的原因主要是术后无法控制的转移和复发。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新的血供方式,与肿瘤的侵袭性行为和肿瘤相关的死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生成拟态在喉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其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价值。进一步观察血管生成拟态在动物移植瘤模型中表达的时空规律;探讨上皮-间充质转换在喉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EphA2调节的上皮-间充质转换在喉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3例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2) CD31/PAS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CD31染色标记石蜡包埋喉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及内皮依赖性血管,比较其在喉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和预后价值。3)进一步用Hep-2细胞建立喉癌动物移植瘤模型,于不同时段处死小鼠,获取肿瘤组织。分别通过CD31/PAS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 time RT-PCR检测不同时段动物移植瘤组织及人体喉癌标本中血管生成拟态、内皮依赖性血管、EphA2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比较其表达的差异。4)小RNA干扰技术在体外降低EphA2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系Hep-2,Tb和CEN-2中的表达。5)体外三维培养检测Hep-2,Tb和CEN-2细胞管腔结构形成能力变化。6)划痕实验检测Hep-2,Tb和CEN-2细胞迁移能力变化。7) Transwell实验检测Hep-2,Tb和CEN-2细胞侵袭能力改变。8) 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2,Tb和CEN-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相关分子及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1)血管生成拟态是喉癌中不依赖于内皮依赖性血管的一种新的血管生成方式。2)血管生成拟态与喉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而内皮依赖性血管与喉癌患者的发病部位、TNM分期、T分级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3)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管生成拟态、TNM分期、T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放疗与喉癌患者总生存期有关。而血管生成拟态、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放疗与与喉癌患者无病生存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拟态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是喉癌患疾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4)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的密度在喉癌动物移植瘤模型中表达成时间依赖性。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成负相关。5)血管生成拟态、EphA2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在喉癌动物移植瘤模型中表达成时间依赖性。动物移植瘤模型中不同时段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EphA2, Twist和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成正相关(r=0.941,0.858,p=0.000,0.000);与E-cadherin, claudin4和DSG-3的mRNA表达水平成负相关(r=-0.736,-0.769,-0.650;p=0.000,0.000,0.000)。6)人体喉癌标本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eal time RT-PCR表明EphA2, Twist和Vimentin的表达VM+组高于VM-组(p<0.05), E-cadherin, claudin4和DSG-3的表达VM+组低于VM-组(p<0.05)。7)体外敲除EphA2的表达,降低了Hep-2,Tb和CEN-2细胞体外管腔结构形成、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8)体外敲除EphA2的表达,使Hep-2,Tb和CEN-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相关分子表达发生逆转,Twist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而E-cadherin, claudin 4和DSG-3表达水平升高。9)体外敲除EphA2的表达,使Hep-2,Tb和CEN-2细胞骨架蛋白Arp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1)喉癌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2)血管生成拟态阳性的喉癌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它可能通过促进区域淋巴结转移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对预测喉癌患者的转移和生存具有重要价值。3)血管生成拟态在喉癌动物移植瘤模型中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在肿瘤快速生长过程中补充内皮依赖性血管血供不足。4) EphA2及上皮-间充质转换可能参与了喉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在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中起到一定作用。5) EphA2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的重排,启动上皮-间充质转换,完成细胞塑形,促进了喉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提高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在喉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