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发展养老事业,政府已明确发展养老服务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在上海十三五规划内提出将加速形成并完善的养老服务格局中,机构仍处于“支撑”地位。机构养老作为一种发展历程较长、模式较为成熟、服务较为专业的养老方式,基于促进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快速发展、持续运营的现实需要,减轻养老机构定位模糊、运营不规范的问题,研究养老机构分类和市场准入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可以积极促进社会力量、民间资本高度认识并切身投入养老事业。论文创新主要在于两点:一为目前养老机构多按照举办性质、服务功能单一划分,从发展规模的角度对养老机构作综合分类较少,定量研究较欠缺。调研分析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和供需现状,综合考量各影响因素并构建分类指标体系,对上海民办养老机构进行综合规模聚类分析,划分大型、中型和小型等,结合服务功能分析各类特征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规模分类变量的影响程度。二是目前对养老机构准入研究多是从问题出发进行制度、法律的完善分析,具体深入不足,论文结合其运营现状、服务功能和分类划型的要素与结果,在现有规范性文件的整合指导下,进一步分类细化为三套准入标准内容。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搜集政府部门最新统计报告和养老机构官方资料,了解上海市机构养老总体结构和资源配置情况。深入分析现有的养老机构准入政策及其实施困境。科学抽取民办养老机构14家,调研分析其供需发展现状。其次,根据规模分类目标,综合考量各发展影响要素并构建聚类指标体系,收集样本机构各指标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发展规模聚类分析,划分大、中、小及特大型并分析每类特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研究规模分类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然后,根据分类结果与对象功能,参考现行规范,细分研究各类规模养老机构的准入内容与具体要求。最后,结合上海市政府提出的2020年“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多角度、系统性提出完善上海养老机构分类准入机制的对策建议,包括服务供给、保障体系、需求评估、政策支撑与行业监管等方面,希望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更好地实现政府、社会主体和市场投资者的监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