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都个旧拥有悠久的锡矿开采和生产历史,与其他工业型城市的不同点在于,其他工业城市是先有城市后有工业,而个旧地区的形成是一个从厂到城,从矿业生产基地到工业化城市的过程。可谓是因锡而生,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由此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当地锡矿业的工业化进程,蒙自开关、滇越铁路通车及个碧石铁路的修建,在矿产与物质交流的过程中,西式建筑作为外来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随之进入云南。在锡矿产业链条下,形成了以火车站房、办公楼、厂房等为核心的工业建筑,且具有西方文化特征的新建筑走廊,极具特色。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鸡街火车站,是个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悠久的锡矿业发展史,伴随着国外势力的渗透影响,使当地呈现出多元共存的遗产风貌,如何将丰沛的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成为当地城市化进程中的迫切问题。通过对锡矿业沿革的追溯、特征的解析和价值内涵的解读,客观地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诸多问题。继而提出了先进遗产经验的灵活运用、分类思考和动态保护、功能空间的合理置换等策略。最后,在结合“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保护模式下,以“遗产游步道”为创新构想的个旧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方法。会对当地工业遗产起到全方位保护,对国内其它城市遗产保护也会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