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近5年PICU收治的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10日—2019年11月0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符合的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儿病例共382例。分为二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有87例纳入脓毒症组,在其他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病例中随机选择与脓毒症组患儿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87例患儿纳入非脓毒症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如一般情况、PCIS评分、基础疾病、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74例患儿患病的中位数年龄5(216)月,1岁重症肺炎占71.8%。2、174例患儿中位数住院天数12(523)天,脓毒症组住院时间(10天,322天)低于无脓毒症组(13天,923天,P=0.02)。3、脓毒症组病死率(43.7%)较非脓毒症组高(15.0%,P=0.001)。4、174例病例中有116例(66.8%)合并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113例,97.4%)多见,其中脓毒症组的先天性心脏病(83.9%vs.46.0%,P=0.001)、血液肿瘤疾病(11.5%vs.1.1%,P=0.005)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5、174份血培养阳性共39例(22.4%),以葡萄球菌(43.2%)为主,脓毒症组细菌感染(42.5%)较非脓毒症组高(11.5%,P=0.001)。病毒检测阳性90例(51.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27.8%)感染多见,非脓毒症组病毒感染(62.1%)较脓毒症组高(41.1%,P=0.006);混合病原菌感染共41例(35.7%),以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46.3%)多见,且脓毒症组混合感染(31.0%)较非脓毒症组高(16.1%,P=0.02)。6、174例患儿有156例(89.7%)合并并发症,以呼吸衰竭(152例、97.4%)、心力衰竭(44例、28.2%)为主。心力衰竭、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凝血功能严重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浆膜腔积液在脓毒症组均比非脓毒症组高(P<0.05)。7、经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提示PCIS评分、先天性心脏病、血液肿瘤疾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病毒感染、WBC、HB、PLT、ALB、TBIL、BUN、AST、K+、PCT、PaO2、Cr、CRP为重症肺炎发生脓毒症的可疑危险因素(P<0.05)。8、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WBC升高、AST升高、PO2降低、PLT降低是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婴儿是重症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2、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以细菌感染、混合感染为主,分别以葡萄球菌感染、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多见。3、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WBC升高、AST升高、PO2降低、PLT降低是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时,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预后差。
其他文献
分析了矿井煤仓煤位人工控制的缺点和易发生的故障,提出了自动控制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系统特点、应用和维护.
病例1:郑某,女,69岁,农民,因“多虑、夜眠差伴全身不适3年,加重半年”于1999年9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始因家庭琐事处理不顺心,整日唉声叹气,多思多虑,担心子女安全、生活工作是否顺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门诊服务窗口的终末环节。门诊注射室具有患者集中、周转快、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杂、工作班次、人员更换频繁等特点,是医院差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化学、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使用化学和物理法生产纳米银毒性较强且污染严重,因此,微生物法成为了一种可供替代的绿色生产技术。近年来,微生物
调研并分析了我国现有大中型煤矿供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思路或方案.
随着生态体育模式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于户外运动需求日益增多。体育公园作为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运动需求,还能改善城市整体的环境风貌,提高城市内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六枝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环境,与平原城市的体育公园建设相比,地形环境的起伏多变成为体育公园建设的难点;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和满足人群使用需求也是体育公园外部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