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近5年PICU收治的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10日—2019年11月0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符合的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儿病例共382例。分为二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有87例纳入脓毒症组,在其他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病例中随机选择与脓毒症组患儿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87例患儿纳入非脓毒症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如一般情况、PCIS评分、基础疾病、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74例患儿患病的中位数年龄5(216)月,1岁重症肺炎占71.8%。2、174例患儿中位数住院天数12(523)天,脓毒症组住院时间(10天,322天)低于无脓毒症组(13天,923天,P=0.02)。3、脓毒症组病死率(43.7%)较非脓毒症组高(15.0%,P=0.001)。4、174例病例中有116例(66.8%)合并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113例,97.4%)多见,其中脓毒症组的先天性心脏病(83.9%vs.46.0%,P=0.001)、血液肿瘤疾病(11.5%vs.1.1%,P=0.005)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5、174份血培养阳性共39例(22.4%),以葡萄球菌(43.2%)为主,脓毒症组细菌感染(42.5%)较非脓毒症组高(11.5%,P=0.001)。病毒检测阳性90例(51.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27.8%)感染多见,非脓毒症组病毒感染(62.1%)较脓毒症组高(41.1%,P=0.006);混合病原菌感染共41例(35.7%),以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46.3%)多见,且脓毒症组混合感染(31.0%)较非脓毒症组高(16.1%,P=0.02)。6、174例患儿有156例(89.7%)合并并发症,以呼吸衰竭(152例、97.4%)、心力衰竭(44例、28.2%)为主。心力衰竭、肾衰竭、肝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凝血功能严重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浆膜腔积液在脓毒症组均比非脓毒症组高(P<0.05)。7、经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提示PCIS评分、先天性心脏病、血液肿瘤疾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病毒感染、WBC、HB、PLT、ALB、TBIL、BUN、AST、K+、PCT、PaO2、Cr、CRP为重症肺炎发生脓毒症的可疑危险因素(P<0.05)。8、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WBC升高、AST升高、PO2降低、PLT降低是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婴儿是重症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2、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以细菌感染、混合感染为主,分别以葡萄球菌感染、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多见。3、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感染、混合感染、WBC升高、AST升高、PO2降低、PLT降低是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时,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