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亚高山林区是我国云、冷杉暗针林集中分布区,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选取川西道孚林区为研究区域,在对该地区基本情况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2003a道孚林区ETM~+星图片、研究区1:100000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及方法,研究该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得出如下结论: (1) 道孚林区的景观基质为草甸景观,约占林区总面积的46%;森林类型是仅次于草甸的区域景观组分,优势度明显,其中以云、冷杉林为主要林分类型;其余景观类型散布于区域之中。 (2) 林区景观多样性H=1.7441,均匀度E=0.6034,优势度D=1.1463,聚集度C=0.4758,破碎化指数FN=0.0121;区域由少数几类景观类型控制,异质程度较低。 (3) 林区各景观类型的斑块粒级结构不呈对称分布,面积<0.3km~2的小、中斑块占37%,中大、大斑块占到43%,而面积>1.0km~2的超大型斑块仅占20%,斑块粒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形态;面积>0.3km~2的斑块数量较多(约63%),整体景观属中粗粒结构。 (4) 林区内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和周长皆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草甸、灌木林、云冷杉林、岩石裸露地、白桦林的面积和周长均占主导地位,而华山松、苗圃地等景观无论在面积还是在周长上均处于劣势;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有明显的规律,森林景观类型斑块数量较多;通过对景观类型面积、周长和斑块数量的分析可知区域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于区域内其余景观类型。 (5) 各森林景观类型之间的形状指标比较分析表明:处于森林群落演替后期的林分类型(云、冷杉林),斑块形状构图相对简单规整;而处于演替前期的林分类型(白桦林、山杨林)斑块形状构图复杂。 (6) 在空间分布上,除草甸、灌木林地和农地景观类型斑块趋于随机分布外,其余景观类型更趋于团聚分布;面积较小的景观类型在局部范围内形成集中分布区。 (7) 区域地貌在空间的组织上基本是以高原、高山、深切峡谷为基本骨架;景观类型随高程、坡度变化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而坡向则没有较明显的规律性;森林景观类型集中分布在海拔3600~4800m,坡度25~40°人工恢复较困难地区;区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