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快速可视化检测方面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y48935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视化分析检测方法因其具有简单,灵敏,花费低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比率荧光传感器在可视化检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可以提供一个不受环境干扰的背景信号,使肉眼能更好的辨别荧光颜色的变化。量子点相对于一般有机荧光染料而言,在光学性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其激发峰很宽而发射峰却很窄,荧光效率很高,抗光漂白以及光学稳定性强等。因此将量子点应用到比率荧光探针中,将在可视化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以两种不同波长的水相碲化镉量子点为原料,合成了双发射的比率量子点荧光探针,以此来实现对铜离子的高灵敏性的快速可视化检测。   实验中,首先利用硅酸乙酯(TEOS)水解形成的二氧化硅小球将红色的量子点包裹起来,形成包裹量子点的二氧化硅小球,以此来保护红色量子点不受被分析物的干扰,然后在硅球表面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修饰上氨基,来作为下一步与绿色量子点反应的反应基团。第二步反应,主要是利用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的缩合作用,将裸露的绿色水相量子点上的羧基和包裹红色量子点的二氧化硅小球上的氨基连接起来,以此形成了双发射的比率量子点荧光探针。由于铜离子能选择性的淬灭比率探针中裸露的修饰3-巯基丙酸(MPA)的绿色量子点荧光,而对用二氧化硅小球包裹的红色量子点的荧光基本没有影响,并且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比率探针的荧光颜色不断由黄绿色变为红色。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比率量子点探针荧光颜色的变化来达到可视化检测铜离子的目标。   2.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对TNT高灵敏性响应的比率荧光探针,并实现了对水溶液中TNT的快速的可视化检测。   实验首先用通过聚醚酰亚胺(PEI)对绿色油相硒化镉量子点表面进行修饰,修饰后的量子点表面带有大量氨基且溶于水,然后将其与上述包裹二氧化硅的红色碲化镉量子点以一定的比例在水溶液中均匀混合。当TNT加入到比率探针溶液中时,TNT就会选择性的猝灭绿色量子点的荧光,是比率探针的荧光颜色发生变化。因此当存在TNT时,通过观察比率探针荧光颜色的变化就能实现对TNT的快速简单灵敏性检测。
其他文献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历史及发展、有序酚醛树脂介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进展、NNAL净化研究情况以及苯胺降低技术的总结在本论文中首先得到具体介绍。在此基石上,实验选择NNAL的三种
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纳米二氧化钛被广泛地应用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而TiO_2的能带间隙(Eg=3.2eV)比较大,光催化性只能展现在波长较短且太阳光中含量又非常低的紫外光下;因此TiO_2的光能效利用率很低。本文分别制备了钕离子(Nd~(3+))、镨离子(Pr~(3+))掺杂的纳米TiO_2粉体,又因为TiO_2粉末的颗粒细小使得其在水溶液中不容易发生降沉、容易发生凝聚
有机电化学合成,即又称之为有机电解合成,是电化学方法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此过程把电子作为绿色试剂,通过电子的得失来实现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一门涉及电化学、有机
目前,能源危机日趋严重,我国稠油资源也较为丰富,稠油的开采势在必行。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各类驱油助剂的使用以及稠油自身富含的沥青质、胶质等天然乳化剂的存在,使稠油在地层中形成的乳状液类型复杂,稳定性较好,导致稠油乳液的破乳难度加大,脱水困难。常规原油破乳剂已不能很好的解决稠油破乳脱水问题。因此,针对稠油乳状液的破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实用价值。本文针对胜利油田陈庄稠油破乳困难,破乳温度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