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抑癌基因p53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疾患,WHO将其列为胃癌前疾病,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被列为胃癌前病变。本文旨在探讨p5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运城市卫校附属医院病理科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胃粘膜活检组织共128例,均为存档蜡块。依照病理组织学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伴肠上皮化生组,异型增生组及胃腺癌组。其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伴肠上皮化生18例,异型增生21例,胃腺癌40例(高分化13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3例)。每个蜡快行4μm连续切片,微波热处理抗原修复,做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产品编号:MAB-0142,克隆号:Do-7)、S-P超敏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KIT-9701)和DAB酶底物显色试剂盒(DAB-0031)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染色方法为SP法,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试剂公司提供的乳腺癌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同步染色。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胃粘膜病变中p53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Chi-Square),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53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物质呈棕黄色颗粒状。结果为:(1)128例胃粘膜病变组织,p53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伴肠上皮化生组、异型增生组、胃腺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是6.12%、11.11%、38.10%、55%。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四组胃粘膜病变间为线性关系,说明p53蛋白随着病变的加重表达率有增高趋势。(2)40例胃腺癌组织,p53蛋白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胃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38.46%、42.86%、84.62%。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高、中、低分化腺癌病变间存在线性关系,说明p53蛋白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表达率有增高趋势。(3)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胃腺癌组间经x2检验,组间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6.046,P=0.000)。(4)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肠上皮化生组与胃腺癌组间经x2检验,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9.858,P=0.002)。(5)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异型增生组与胃腺癌组间经x2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5,P=0.21)。(6)在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胃腺癌组间经x2检验,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32)。高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的p53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7)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肠上皮化生组经x2检验,组间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9)。(8)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异型增生组经x2检验,组间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9.060,P=0.003)。(9)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肠上皮化生组与异型增生组经x2检验,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腺癌组织中最高,其次为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p53蛋白表达发生在胃粘膜癌变的早期阶段,与胃癌的发生有关。(2)p53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53蛋白阳性率越高,则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分化程度越低。(3)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异型增生者的胃镜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病情监测,对胃粘膜病变倾向作出判断。(4)p53蛋白可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分子标记物,胃镜活检结合P53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胃癌筛选,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5)检测p53蛋白对胃腺癌的分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