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文坛,涌现出一批文学青年,他们的作品成功地反映了战后英国的社会真实生活,战后英国的青年未经大英帝国的盛世,却饱尝它衰败的恶果。文学史上称他们为“愤怒的青年”,这股“愤怒”之风从戏剧蔓延至小说。金斯利·艾米斯、约翰·韦恩、约翰·布赖恩、阿兰·西利托成为这一批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深刻揭露了这一历史时期英国的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在英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本文以金斯利·艾米斯的《露水情》,约翰·韦恩的《误投尘世》,约翰·布赖恩的《坡顶上的房间》以及阿兰·西利托的《周六晚与周日晨》四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象征他们身份的“男性灰姑娘”这一角度,追溯其神话原型灰姑娘的文化渊源及其现代化嬗变。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男性灰姑娘”和“愤怒的青年”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灰姑娘”的嬗变这一新的角度。第二部分从原型批评理论出发,探讨“男性灰姑娘”出现的多层原因,分别从历史语境,作者自我投射以及审美倾向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结合文化现代化,在对四部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变异的分析基础上,着重论述“男性灰姑娘”的现代化形象重塑。第四部分承接“男性灰姑娘”的现代化嬗变,分析作品中主人公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现代命运结局。最后结语部门对正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进一步阐述“男性灰姑娘”在“愤怒的青年”笔下的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和现代化嬗变,他们身上有着复杂的现代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