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稻瘟霉孢子生长抑制及变形诱导模型和tsFT210细胞周期抑制及凋亡诱导模型,对142种采自云南和广西地区的传统中草药和民间药用植物进行了抗癌活性的筛选。在稻瘟霉模型中有活性的植物为25种,阳性有效率约为17.6%;在tsFT210模型中有活性的植物为37种,阳性有效率约为26.1%。根据上述筛选结果,文中初步比较了这两个模型的一些相关性和差异性。 在应用上述两个模型的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采自云南省勐腊地区的民间药用植物黑果黄皮的70%乙醇提取物在两个模型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特别是在tsFT210模型中,该提取物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调亡诱导和细胞毒活性。黑果黄皮Clausena dunniana Levl.系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Clausena)植物,在我国局部地区作为民间药物用于治疗癌症。有关黄皮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和香豆素类化合物,但黑果黄皮化学成分的研究,尤其是有关该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对黑果黄皮的茎皮和枝叶部位分别进行了抗癌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结果分离得到29个咔唑生物碱类化合物。根据相关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对29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和鉴定,其结构归纳如Fig 1所示。上述化合物均系首次从黑果黄皮中分离,其中,化合物2、5、11、13、26、28为新咔唑类化合物,化合物24、2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8、9、12、15~19、21、22、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 在活性跟踪分离过程中,我们利用tsFT210模型以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调亡诱导和细胞毒为活性追踪指标,自始至终跟踪检测并指导每一步分离操作,从活性部位或流份的确定到分得活性单体的全部分离过程,始终以选择有利于快速分离活性成分的实验方法为基本原则,通过微量活性跟踪预试来确定分离方案,从而保证了活性成分的快速、准确和有效分离。在分离得到的29个咔唑类化合物中,23个在tsFT210模型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和强度的活性,其余6个虽然在该模型没有活性表现,但考虑到系相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将有助于对该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探讨,因此一并分离鉴定。通过对29个咔唑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初步总结 一 归纳了一些该类化合物的波谱特点。同时文中还扼要比较了黑果黄皮两个不同部 位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以及分布特点。 R4 WWWWR3 R。、n n。oH。 t T N T R,R;””N”W-O rys H “-H -CH。 R。R,WxW CH。 l:R。=CH。 RI=R,=e=R。=i二H。。、。 二’二〕二二二二L.“\“\“\”\‘“_.、14:RI=R,=H 2:凡=**,0*几、R,=凡=凡一凡一凡=H 二二”二‘二>.二“__, 7”二j 二::H二“u二““1_“”t_““”;””-:”““15:RI=OCH。R,一OH 3:R。=CHO、RI=R,=凡=R。二R。一H ::”二 二一h二“—- 一’二Z 二二二’卫 ?.I—_“”’_““”_““_,,16:RI=凡。0*K 4:RI=OCH。、R。=CH。、R,=R。一R。一R。=H:二二’“;L二一二“_,, 二’y 二二二少二) 二丁丫三.“\“\一\““_.、1卜RI一0*比,凡一H 5:RI=OCH。,R。=CH,OCH。,R,=R。。R。=R。=H 二二’二 二二-二人一ti 山“H一二丫二3’二3 土二Y丁U二“\“““_““二、厂o“‘1吕:RI一H.凡=O*比 6:RI=OCH。,R。。CHO,R,=凡一R。一R。=H 二”二_J厂二“_二二-“ 一‘”】-*y?一邑.二“丫’Y“?“7“了”‘19:Rt一n.凡一*H 7:RI=OH.R。=CHO,R,。R。。R。一凡一H 8:RI—OCH。,R。=COOH.R,二凡。R。=凡一H Rox-arAI NtwxKI 9:R,=OH.R。=CH。 R;。凡=R。=凡。H fil 111 10:RI=OH.R。=CHO、RA=OCH。,R,=R。一R。=H。Wvxx。NwMtw_ ‘”’‘“I““’““3““”,‘M““’“3’ttZ‘”3 !t6“ R; wr”N”x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