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东兖州府历任知府考论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后,在各布政司之下,各县之上恢复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来管理一方土地。一府的正官即为知府,这些知府在某些时候也被称为郡守,负责一地的行政事务,具体说来他们的职责较为驳杂,包括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事项,因此知府还被称为牧民官。知府一职一直沿用至清末,成为明清两代地方官员序列中重要的一环,对明清两代地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代兖州府始建于洪武十八年,其行政区划继承自明代的济宁府,至正统十年,其管辖区域基本确定为四州,二十三县共二十七城的格局。兖州府为鲁王封地,且当水陆要冲,每年要上缴大量的赋税,被明代中央政府确立为事务繁重的地区,比较难以治理,而当地频仍的水旱灾害,使得这一地区时常见于上呈皇帝的奏疏之中,成为皇权视域下时刻被关注的土地,这些困难时刻考验着兖州知府的执政能力,成为有明一代78位知府的最大行政背景。知府作为明帝国的一类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的身份构成,主要包括其役籍、籍贯、科举出身等。这些身份特质,有的是生而所得,有的则要靠自身不断奋斗。虽然没有哪两个兖州知府的身份构成完全相同,但通过简单的分类统计,再结合史料记载,就能大体的反映出明代经济、政治的一些特点。如在知府役籍的部分,虽然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元代的“诸色会计”制度,并意图借此加强对人民的人身控制,以适应封建社会后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需要,但亦是为了稳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必须扩大人才的选择面,所以不会轻易将某种役籍的人口排除在科举考试之外,因此明代兖州知府的役籍分布仍是比较广泛,可见统治者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其核心诉求还是保证这一制度在维护其统治上发挥最大功用。知府的籍贯分布一方面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且与经济重心的转移有着较高的关联性,自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完全南移以来,南方的人才产出水平也随之进步,这一史实反映到明代兖州知府的籍贯分布上就是南方多而北方少,而随着明代中期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可以看到正是从明代中期开始,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广、江西籍知府也明显增多,这无疑为“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明代中期流行的谚语做了最好的注脚。但只从经济因素上入手,显然难以解释诸如北直隶籍知府“逆势上扬”的特殊现象,为此还应补入政治因素,永乐迁都以后,使得原本贫瘠的北直隶地区成为达官显贵,世家大族的聚居地,所有有利于人才产出的要素不断向这一地区倾斜,形成一处文化高地,人才的产出也随之繁盛起来,因此第一位北直隶籍知府出现在永乐时期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经济、政治上的变革都在影响着知府役籍的分布,但其根本因素仍应是经济上的,政治变化只能是造成这一分布态势的催化剂。兖州知府的出身有监生、举人、进士三种,监生出身的知府只出现在洪武年间,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举人、进士出身的知府成为主流。一般说来,在仕途上进士出身要好于举人出身,两者初选兖州知府所用的时间大约相差9年,这与明代一个考满周期相吻合,因此这些举子们为取得一个进士的功名往往长期困于场屋之中。兖州知府的不同任职经历构成了他们的职前结构。兖州知府主要以六种方式来任,其中由六部的属官升迁而来是主要形式的一种,这些由两京六部而来的京官,具有相当的办事经验,也深谙地方上各种腐败手法,因此任用他们为兖州知府,可以较为有效的抑制兖州府吏员较为猖獗的违法行为,是明代以官驭吏策略的具体体现。平调而来是兖州府知府的另一种主要任职形式,这些知府先前的任职地区大多数难于治理,因此他们先前所积累的执政经验有利于解决兖州府内各种复杂的问题。兖州知府的平均任期为3.3年与明代官员的考察周期相合,但以弘治朝为界,其任职周期有前多后少的趋势,这说明明代中后期官员的流转速度在不断加快。明代兖州府内盘踞了两大宗藩贵戚势力:鲁王与孔府。他们长久的寄生在兖州府内,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如何妥善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是留给兖州知府的一道棘手的必答题。知府与鲁王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涵盖了祭祀、经济、司法、军事等方面。在祭祀中,主要是祭祀对象的分配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兖州府内祭祀的三个特点,两者在这一问题上基本保持了合作,没有发生矛盾冲突。在经济上,两者有合作也有合流。如知府保证宗藩禄米的供给,宗藩则不时在兖州府内兴建一些公共工程,这是两者合作的方面;而知府袒护宗藩侵占平民财产则是二者的合流。在司法上,知府在受到宗藩压迫的同时,还常常受到朝廷的不公待遇。在军事上,在明朝国力较为强盛时,藩王发挥的作用较大,而在大厦将倾之时,知府往往承担起守护城池的重任。兖州知府与孔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知府对孔府捐助学田,辅助孔庙的翻修,上书厘定礼仪等方面,基本属于单方面的给予,而兖州府这一圣人之乡的特殊地位则对知府的为政理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兖州知府为四品官,在明帝国的官员序列中属于中上级的官僚,这足以使升斗小民们对其产敬畏感与神秘感。而相矛盾的是,知府作为牧民官,又必须与下层民众保持着联络,因此他们的形象却又如此清晰的展现在百姓面前。这使得一些较有名望的知府成为人们口中、笔下竞相演义的传奇人物。研究这些不同出处的传说,可以窥见不同阶层眼中知府的“标准像”。
其他文献
新工党,指的是自托尼·布莱尔1997年领导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上台,到2010年戈登·布朗结束执政生涯这十四年间的工党。将其以新工党定义,主要是鉴于布莱尔和布朗在执政期间所坚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理论,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是一个多层面的完整体系,各个层面之间相互关联,依次推进.全盘西化口号该身的直观性,造成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陈序经全盘
该文较全面地研究了蒙元时期张家口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元代的张家口地区包 括部分兴和路(治今河北张北)、上都路(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大都路(治今北京)、大同路
拉丁美洲历来被美国政府看作是天然势力范围或“后院”,而古巴又作为拉丁美洲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早在古巴革命诞生之前,美国就始终对古巴采取霸权政策;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
社会救济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减震器",其于遭天灾敌祸严重侵袭的抗日根据地,更具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地政府面对大灾巨(jin),充分调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