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性畸形之一,畸形涉及到整个颅颌面部的软硬组织,其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的咬合和生理功能,由于畸形而导致的美观问题也常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困扰。对于成人骨性Ⅲ类患者而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效果最好的治疗方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颌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主要随手术方式和移动距离而改变,可预测性强。而患者关注度较高的面部外貌,则由于影响软组织改变因素较多,难以预测。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唇颏部软组织改变进行测量,分析手术前后唇颏部软组织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利于医患间沟通。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骨性三类错牙合畸形术前术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唇颏部软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不同方式正颌手术后唇颏部软组织形态变化情况,了解不同严重程度骨性Ⅲ类患者软硬组织变化特征,研究正颌术后唇颏部软硬组织改变相关性,并对术后唇颏部软组织形态进行预测,指导临床方案制定。方法:1.实验一: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完成骨性Ⅲ类正畸-正颌治疗的成人患者94例(男性46例,女性48例),按错牙合严重程度(轻度:-5°<ANB<0°、重度:ANB≤-5°)和性别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手术前唇颏部软组织厚度、长度、角度及到参考平面的距离进行测量,并使用SPSS18.0软件对测量结果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2.实验二:对符合纳入标准且已完成骨性Ⅲ类正畸-正颌治疗的94例成人患者,按手术方式(上颌手术、下颌手术、双颌手术)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手术前后唇颏部软组织厚度、长度、角度及各标志点到参考平面的距离的改变进行测量,并使用SPSS18.0软件对测量结果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2.实验三:对符合纳入标准且已完成骨性Ⅲ类正畸-正颌治疗的94例成人患者,按手术方式(上颌手术、下颌手术、双颌手术)进行分组,并对其头颅侧位片分别进行SN重叠,分别对软、硬组织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改变进行测量,利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并对有高度相关性的软硬组织改变比例进行计算。结果:1.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唇颏软组织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1)男女轻度及重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唇颏部软组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软组织标志点垂直方向的位置上,而形态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2)重度错牙合畸形患者较轻度错牙合畸形患者唇部软组织更厚,上唇更短且鼻唇沟深,下唇及颏部分界不清,颏唇沟更浅,鼻唇颏关系不协调,呈明显的凹面型,同时软组织矢状向位置存在明显差异。2.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后唇颏部软组织形态变化的研究表明:1)上颌手术后,上唇各处厚度均减小,长度增加,鼻唇沟深度减小,鼻唇角、上唇倾角、下唇倾角均增大,上唇各标志点均水平向前移,下唇及颏部软组织下移:2)下颌手术后,下唇厚度增加,但颏部厚度未见改变,颏唇沟加深,下唇倾角增大,颏沟角减小,侧貌面型得以改善,下唇及颏部软组织均水平向后移3)双颌手术后,上唇厚度减小下唇厚度增加,上唇增长下唇缩短,颏唇沟加深,上唇倾角、下唇倾角增大,颏沟角减小,除UL、Stms、Stmi外,其余软组织标志点均发生矢状向改变,上颌前移、下颌后退。垂直方向上唇颏部软组织均下移。3.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手术前后唇部软硬组织改变相关性的研究表明:1)上颌手术后,ANS和A处硬组织所对应的软组织(Sn、A’、UL)矢状向及垂直向均高度相关,但其改变比例差异较大;2)下颌手术后,下颌硬组织均与相对应软组织矢状向改变高度相关,但垂直向改变仅为中度或低度相关,唇部软硬组织改变比例变异较大,颏部软组织与对应硬组织改变基本上呈1:1;3)双颌手术后,软硬组织相关性基本上与单纯上颌、下颌的改变相同,但改变比例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上颌。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前唇颏部软组织形态进行分析,对不同手术方式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前术后唇颏部软组织形态改变进行比较,表明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男女之间唇颏部软组织差别不大,但不同严重程度错牙合间唇颏部软组织特征有较大区别。不同手术方式,唇颏部软组织的形态位置改变也不尽相同。就手术中软硬组织改变的相关性而言,下颌较上颌相关性更高,且矢状向较垂直向相关性高。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视患者情况而定,对于上唇形态不佳的患者应选择上颌前徙术或双颌手术,从而能比较好的改善上唇形态;对于术前上唇形态尚好的患者,可视情况选择单纯下颌后退手术,从而降低创伤。现阶段手术方案的制定,多是基于建立良好硬组织位置形态和咬合关系的前提,对于软组织侧貌的评估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故术后理想的唇颏部软组织外形的精确恢复将是正颌手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