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诙谐话语是宋代的一种重要的舆论形式,宋人常通过它来表达对时人时事的看法和诉求。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促使了大量诙谐话语的创作,较为宽松的社会舆论氛围、宋人重交游的社交风气、宗教世俗化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代戏谑风气的盛行。宋代诙谐话语的表现形式包括戏诗谑词、对联字谜、谑名、滑稽优语等,这些谑语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和滑稽幽默的特征呈现出来,充分展现了宋人的雅俗观,同时也成为宋人揶揄时政的重要载体。宋代诙谐话语的创作群体较为广泛,除士人、僧道、优人外,还有皇帝、女子、武将、宗室等群体。皇帝作为一国之君,通过诙谐话语既可以舒缓君臣之间紧张的氛围,又可以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宋代女子的谑语既反映了她们的文化水平,又能够彰显她们的心声。这些不同群体的谑语共同构成了多样的诙谐文化。宋代诙谐话语中的政治生活丰富多彩,宋人通过对政治制度、职官机构和政治事件等内容的戏谑,集中体现了他们对宋代政治各个方面的看法与评价,增加了政治生活中的诙谐色彩。宋代戏谑风气的形成,使得诙谐性的浮薄风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北宋后期党争的影响下,章惇、苏轼等人的诙谐话语成为政敌攻讦的依据,被视为浮薄之举。崇宁以后,徽宗及其宠信的臣僚、道士等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薄风气,成为社会风气败坏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