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现代农业示范区产生以来,我国农业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理建设与理性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新阶段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人们在认识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暴露出在示范区规划布局和用地等方面一些迫切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农业示范区的有关理论,并用以指导农业示范区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本文以闻喜县为例,分析农业示范区发展过程在示范区前期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对示范区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土地产权不明晰等;本文在借鉴相关国际、国内经验的基础上对农业示范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完善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生态农业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已成为都市郊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本文首先通过对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的分析得出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经营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业科技支持仍显不足、发展的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再通过闻喜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证调查和研究,发现其具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灌溉条件优越、农民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历史文化悠久等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先进技术普及率低、农业产业开发程度低等问题,由此,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和措施:加强宏观管理,多力协助示范区发展;实行多元化投入战略,拓宽示范区投融资渠道;转变单一的农业科技示范为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的示范;改革农业科技体制等。土地问题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既要执行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制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又要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实行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