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奈达博士著名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本文对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的两种英文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所创作的小说集《呐喊》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作品,里面共收录了短篇小说十四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呐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几乎没有人不承认鲁迅的文体是独树一帜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鲁迅的小说在白话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实际上它促成了白话文的形成,对后来的作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论文中所引用的例子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及其两种英文译本:杨宪益及戴乃迭夫妇的Call To Arms和威廉莱尔的Diary Of aMadman and Other Stories。 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另一角度为翻译提供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而奈达则认为翻译的重点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达到理想的翻译,就是要找到与原文最自然且最切近的对等语。也就是说译文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等值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论文正是运用了奈达的这个功能对等理论来评析《呐喊》的两个英文译本。通过对译本中大量的例子分析,本文作者试图找出两种译本的译者在不同的层面上所达到与原文“最自然且最切近的译文”的方法。 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在第一章中,本文着重阐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首先介绍了奈达对翻译所下的定义;其次列举了翻译中最基本的三个过程;之后详细地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四个主要原则。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以及小说集《呐喊》的主要内容 Functional Equlvalence InTranslatlon一0n the TwTwo English wrslons of川口H口门 与语言特色。 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意义、风格与文化二个方面详尽地 对两个译本做了对比分析。其中第一部分是从意义的角度来阐还语义 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翻译的首要之点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语义 的传译应该在翻译中享有优先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 意义:一种是指示意义,另一种是联想意义。针对不同种类的意义, 应有不同的翻译要领及方法。 第二部分是从风格的角度来探讨怎样找到与原文最为对等的译 文。翻译原文风格时所要遵循的是一个“动态的对等”,而不是形式上 的对等。鲁迅的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因而要在译文中反应出原作的风 格也是相当困难的。但风格的载体又是具体的,译者不必一味追求在 形式上与原作完全对等,而只要正确地译出原语信息所蕴含的意义, 原作的风格自然会融入译文之中,使译文读者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 感受。鲁迅的语言准确精练,修辞运用地恰到好处。本文正是从这两 个方面来分析鲁迅的风格在两种译文中的体现。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两种译文在文化传递方而的得失。奈达的功能 对等理论既要求译文能够尽可能的再现原义所蕴含的文化信层、,又要 求译文能够被其读者理解并且接受,同时产牛与原文问样的效果。 最后一章列举了在两个译本中各自出现的一些过译、误译及译不 足的现象。当然,这只是本文作者的个人见解,仅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