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eperplasia BPH)患病率明显增高。目前,对于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但术中过量出血及术后的继发性血尿仍然是临床难题之一。有资料表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finasteride,5α-reductase inhibitor)可以降低前列腺增生的血尿发生和减少前列腺增生症相关外科手术引起的出血。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围手术期(手术前1周、手术后1-2周)服用非那雄胺,评价非那雄胺减少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出血的疗效;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和腺体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非那雄胺减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将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临床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人,其中两组给予非那雄胺,分别为5mg/日和10mg/日,术前7天,术后14天。对照组在手术期间不给于非那雄胺及激素治疗。 每例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没有患者术前有近期泌尿道感染手术病史或留置导尿管史。排除肾功能不良、血肌酐超过150μmol/l。术前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WP=4>排除PSA≥4ng/ml的患者。对于指肛检查(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前列腺异常的患者行前列腺活组织检查,以排除前列腺癌患者。 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开放前列腺摘除术取尿道粘膜上皮下和前列腺腺体增生结节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4μm厚。石蜡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排除前列腺癌。免疫组化技术: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GFβ1)的单克隆抗体配合SP免疫组化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34及SP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抗人单克隆抗体VEGF购自美国Santa Cruz生物工程公司,兔抗人单克隆抗体TGFβ1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免疫组化按说明书操作,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已知的阳性切片为阳性对照。CD34阳性染色为血管内皮细胞膜棕黄色颗粒,VEGF阳性为细胞浆呈棕黄色,TGFβ1阳性为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统计每个患者前列腺切除大小。统计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周和1个月的电话及临床定期随访,对术后继发性血尿病人,在除外其它因素所致出血后,行非那雄胺或手术治疗。实验组1、2与对照组的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和腺体内MVD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再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1、2与对照组的前列腺尿道粘<WP=5>膜上皮下和腺体内的VEGF、TGFβ1,作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分割后行两两比较。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即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本研究显示非那雄胺可明显减少BPH围手术期出血(P<0.05),减少术中输血(P<0.05);非那雄胺明显降低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的微血管密度(P<0.01);降低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和腺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p<0.05);但却使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增加(p<0.05)。 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试验组1平均年龄(70.7±8.7)岁,手术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38.5±5.8)g,术中输血2例(13%),平均输血量为(36.4±8.9)ml,TURP手术者均未输血。试验组2平均年龄(64.4±5.7)岁,手术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34.9±5.2)g,术中输血1例(7%),平均输血量为(55.7±10.3)ml。对照组平均年龄(62.1±6.6)岁,手术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26.4±5.3)g,术中输血5例(25%),平均输血量为(314.4±55.7)ml,其中TURP手术者输血2例(13例),平均输血量(92.7±18.6)ml;开放手术输血3例(7例),平均输血量(457.3±83.7)ml。手术年龄和前列腺切除量统计学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输血量,试验组1、2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1与试验组2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5)。术后随访1月,试验组有2例(6.7%)出现血尿,而对照组有5例(25%)发生血尿,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均为轻度血尿,服用非那雄胺5~7天后,血尿消失。对照组轻<WP=6>度血尿3例,中度血尿1例,重度血尿1例,服用非那雄胺14~21天后,血尿消失4例,手术治疗1例。 血管数目的比较:通过CD34阳性表达结果计算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和腺体中血管密度。试验组1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平均数目为(47.3±11.6)个; 试验组1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最大数目(59.7±12.7)个。试验组2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平均数目为(43.6±7.5)个; 试验组2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最大数目为(53.7±7)个。对照组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平均数目为(97.4±9.6)个; 对照组尿道粘膜上皮下血管最大数目为(108.1±10.6)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前列腺尿道粘膜上皮下平均血管密度和最大血管密度差别有非常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