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时行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他的政治生涯看似平淡而中庸,但不为人道的是,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一种“无作为”的温和手段,成为了张居正殁后维持明朝政局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申时行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政治统治上的“无作为”,并非真的尸位素餐,一无是处,相反他正是利用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平衡的方式,稳固了万历皇帝的统治,同时也稳固了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书经讲义会编》是申时行辞官归家后悉心编著的一部关于前人《尚书》注疏的汇编,同时也附注了大量他本人对《书经》微言大义的阐发,管中窥豹,收录其间蕴含着的个人政治理念,可见一斑。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对申时行这一主要著作的解读及其与宋蔡沈《书集传》、明初官修《书经大全》的比对,以申时行的视域为角度,通过其对《尚书》的阐释,勾勒其政治与学术理念,从中探究他的政学观及其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描摹出晚明士大夫学术与政治互动的一些景象;并通过对申时行本人较少为后人所关注的身世、早期履历及致仕后晚年乡居生活的研究,揭开他“软熟”之外的一些面相,力图使这位阁老的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