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桉树焦枯病菌鉴定及其诱导下桉树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63次 | 上传用户:asi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树(Eucalyptus spp.)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与松、杨齐名的速生丰产多用途树种。Calonectria spp.地域分布广、种类繁多、致病性强,其侵染桉树产生的桉树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leaf blight)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桉树商品林种植和苗木生产极具潜在危险性病害之一。从分子抗病机制角度研究桉树如何响应焦枯病菌的侵染对桉树抗焦枯病优良种系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相关研究报道主要从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水平探讨桉树对焦枯病菌的防御作用,而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前期抗性筛选的福建主栽抗病种系尾细桉M1(E. urophylla×E. tereticornis M1)为材料,应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从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讨了焦枯病菌胁迫下桉树的响应情况,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对福建省收集的Calonectria spp.进行分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旨在了解福建省焦枯病菌分类地位,科学指导桉树焦枯病防治。研究初步成果如下:(1)通过形态特征描述结合BT、HIS3和TEF-1α等3个基因联合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将焦枯病菌16个供试菌株鉴定为Ca. pseudoreteaudii、Ca.pseudocolhounii和Ca. kyotensis3个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a.pseudoreteaudii、Ca. pseudocolhounii和Ca. kyotensis能够侵染不同抗性桉树叶片,其致病力依次减弱。焦枯病菌的收集与鉴定,对掌握Calonectria的分布动态,加强预测预报和植物检疫防控桉树焦枯病具有重要意义。(2)运用RNA-seq技术,对接种焦枯病菌Ca. pseudoreteaudii后第12h(潜伏期)及第24h(显症期)尾细桉M1叶片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基因组比对,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基因功能注释后,分析了接种Ca. pseudoreteaudii后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表明:①Ca. pseudoreteaudii接种12h和24h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6956和7422,其中差异倍数|log2Ratio|≥15的基因分别有54个和117个,显著性富集的pathway分别有26条和28条,其中大部分pathway与植物的抗逆响应密切相关;②呼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包括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及三羧酸循环,这暗示了尾细桉M1在Ca. pseudoreteaudii侵染下,可能通过加强呼吸来提高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③桉树在Ca.pseudoreteaudii胁迫下启动多条抗病信号通路,包括SA途径、JA/ET途径、BRs途径、CTK及Auxin途径、MAPK信号途径,其中CTK及Auxin途径基因下调表达,研究推测,作为速生植物,在受Ca. pseudoreteaudii胁迫时,尾细桉M1可能通过减缓生长速度来提高防御水平;④多个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表明在Ca. pseudoreteaudii胁迫下,尾细桉M1可能通过调整活性氧清除剂的表达水平,以维持体内活性氧的平衡状态;⑤尾细桉M1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及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表明尾细桉M1可能通过加强次生代谢物质(如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等)的合成来制造物理或化学障碍,以限制Ca. pseudoreteaudii的定殖及进一步扩展;⑥在尾细桉M1与焦枯病菌Ca.pseudoreteaudii互作过程中,调控因子RIN4基因下调表达,下游因子RPM1基因上调表达,这可能是尾细桉M1抗焦枯病菌的重要原因之一。(3)在转录组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iTRAQ技术对经Ca. pseudoreteaudii诱导尾细桉M1叶片差异蛋白组进行研究,差异蛋白GO功能注释和Pathway富集分析后,进一步将差异蛋白与差异基因进行关联分析,最后筛选出与转录组关联性较强的抗病相关蛋白。结果表明:①Ca. pseudoreteaudii接种后12h,尾细桉M1叶片的差异基因及差异蛋白均显著富集于苯丙烷类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亚麻酸代谢及代谢途径,而24h的差异基因和蛋白则显著富集在亚麻酸代谢,次生代谢物质合成,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外芪类化合物、二芳基庚醇及姜辣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代谢途径,这些代谢途径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植物的抗病反应;②焦枯病菌接种后12h尾细桉M1叶片转录组与蛋白组关联性较差,相关性仅为0.2935,而24h的关联性较好,相关性为0.6985;③通过筛选共获得128个与转录组关联性较强的差异蛋白,其中下调表达65个,上调表达63个。这些蛋白有的在焦枯病菌接种后持续表达,有的蛋白则在接种后12h或24h特异性表达。其中多数差异蛋白参与了植物的抗逆响应,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二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病程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脂氧合酶、脱水蛋白、枯草杆菌蛋白酶、筛管阻塞蛋白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
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全党的学习,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更需要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创新与完善领导制度,加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
目的探讨肩上方悬吊复合体2处以上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5例肩悬吊复合体2处以上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选择不同入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7
考察盐含量对金华火腿中的内源酶活力及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将原料腿分成2组,分别进行低盐(8%)和高盐(浓度12%)处理。取原料腿、腌制结束期、风干结束期、成熟1期、成熟2期、后熟
研究了胶原蛋白多肽铬(CPCC)对四氧嘧啶损伤肝细胞HL-7702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是将肝细胞HL-7702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氧嘧啶组、胶原蛋白多肽铬组及四氧嘧啶+胶原蛋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鉴别肺癌及炎性假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肺癌患者(A组)和42例炎性假瘤患者(B组)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
“抗疫”导学工作的任务应该是“稳人心、培素养、促改革”。在“抗疫”导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寻求数据支撑,让数据“说话”,根据数据定向、增效,同时要辩证地看待数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