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家兔制作一种改良的CVST的动物模型,并讨论其重复性、稳定性;然后在新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通过直接静脉窦途径和颈动脉途径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治疗方法的优劣,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将实验用清洁级青紫蓝大白兔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36±0.27)kg。A组为临时夹闭SSS实验组; B组为结扎静脉窦对照组;C组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用血管夹夹住家兔SSS的前、后部,注入脑磷酯白陶土悬液促凝,建立CVST的动物模型;B组及C组同时分别作为传统的模型及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检测WC、静脉窦的血流速度。(2)实验用清洁级青紫蓝大白兔48只,共分A、B、C三组,数目分别为12只、12只、2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41±0.28)kg。A组为静脉窦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组, B、C两组分别为经颈动脉溶栓治疗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所有实验动物均采用实验第一部分A组的方法制作CVST的动物模型,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动物模型建立后分别通过颈动脉、直接SSS两种途径进行溶栓治疗,检测WC、静脉窦血流速度、血流变。结果:(1) A组夹闭后5h后SSS完全栓塞,TCD检测血流速度为零。实验组血压、心率、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A、B两组WC、BV血流速度的变化均与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1);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大部分实验动物在模型建立后有轻度的神经行为异常,72h后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新的动物模型生理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夹闭及促凝制成血栓后无重大致残。改良的模型在缺血和脑组织损害两个方面与传统模型达到近似的效果,再通实验支持SSS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和血流重建,不同时间窦旁脑皮质HE染色病理切片显微镜检查符合CVST的变化规律。(2)溶栓治疗后BV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经静脉窦直接溶栓后平均血流速度(39.3±3.8)cm/s,低于经颈动脉途径溶栓的血流速度(47.7±4.3) cm/s,更低于对照组:(53.5±5.3 )cm/s,p分别<0.05和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颈动脉间接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证明两种溶栓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直接经静脉窦途径溶栓效果更为理想。经静脉窦直接溶栓组WC(78.9℅±0.3℅)低于经颈动脉直接溶栓组(82.1℅±0.7℅)和对照组(82.5℅±0.8℅,p<0.01),经颈动脉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栓形成后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比术前高。静脉窦直接溶栓后包括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比栓塞后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未见明显改变甚至増高;经颈动脉溶栓后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未见明显改变甚至增高。结论:该模型模拟了SSS血栓形成,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满足CVST实验研究的需要。在改善静脉窦血流、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液粘度等方面,经静脉窦直接溶栓优于经颈动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