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类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中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史类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实务。在历史类博物馆中,遗址类博物馆占居了相当重要位置,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究竟和一般博物馆展陈设计有何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在指导老师提示并鼓励下,我选了这个题目来写毕业论文。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论文写作思路和相关情况,第二部分对遗址类博物馆研究性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关键概念进行辨析和梳理,第四部分是对博物馆展示设计师的素质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是介绍沈阳新乐遗址和新乐遗址博物馆情况,其中新乐遗址展陈设计理念是文章的重点,在这里提出了个人观点。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根据前人研究和个人看法,笔者就史前遗址博物馆展陈方式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一、史前遗址博物馆展陈方式和一般博物馆的区别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陈列方式相对于一般博物馆来说既有其共性一面,也有其个性一面,遗址原状展示是最最基本的方式,这样一来,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必须要和建筑设计通盘合作,这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博物馆所不及的。在中国,遗址的展示方式一般模式是在遗址上方加盖一个跨度很大的屋顶,将经过探查的遗址全部罩起来,使遗址和外界隔离,如西安的兵马俑遗址、半坡遗址、金沙遗址都是这样陈列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文物保护来说便于操作,但是需要前期投入的资金更大,后期建筑本身的维护费用也是不小的数目。除此模式外,还有就是沈阳新乐遗址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投入资金少,在划定的保护地带之边界的周围用围墙圈起来,天空仍没有和外界隔断,观众进入这个封闭的空间后,对遗址的考古现场感和真实感也能马上建立起来。两种模式无优劣之分。二、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复原方法和一般博物馆的区别历史类博物馆在布置展陈时都多多少少涉及到复原陈列方法,一般的历史类博物馆的展陈当涉及到复原场景时,都是在“做”景,例如古人的衣食住行、婚殇嫁娶等等的场景,都是根据有关资料做出来的场景。做景的东西都是假的,尽管是为了给观众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历史场域感。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也涉及到复原方法,但这种方法和一般博物馆的复原不尽一致,史前遗址博物馆的最大特征是选址的不可更动性,不单选址如此,在景观复原上也是这样,复原是对遗址现场的复原,是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复原,例如新乐遗址上的居住址的复原,就是在真正进行过考古发掘揭示出来的那个空间进行复原,是原地复原,这种复原所营造出来的效果是一般博物馆所达不到的。在历史真实程度上更贴近古人。三、史前遗址博物馆室外部分犹如公园,要从适合漫游者参观角度进行设计参观史前遗址博物馆和参观一般博物馆观众的心情是不同的,参观史前遗址博物馆犹如去公园漫游一般,要为“漫游者“安排方便的通行路线,这样参观动线设计要跳出博物馆建筑本身,要把馆内外的环境都考虑进来。“漫游者”——观众是在体验特定的场所并创造其个体空间,也就是说,观众将博物馆这一群体场所转换为具有个体意义的空间,这超越了传统的以展品为核心的说教式展陈,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探索博物馆的潜能。反映在遗址博物的空间建构上,就是设计师必须要更深刻地着力于对人所需求的空间环境的塑造。忌讳“直平快”,提倡“曲弯慢”,为那些逃避喧嚣浮躁社会的人提供一个“私空间”和“慢时间”。四、史前遗址博物馆室内部分的设计和一般博物馆具有一致性史前遗址的室内部分是对遗址深层次信息的诠释。一般博物馆采用的成功方法都可以也必须在这里加以运用。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材料和方法。想方设法让观众参与进来,让观众与展品互动,以各种传播手段表现珍展品的主题、内涵、意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让观众的兴趣与藏品的历史、故事、奇闻交融。在室内进行设计时,要更多的将研究性的一些成果吸纳到设计中来,让观众看看懂看明白看出门道来。五、史前遗址博物馆设计要留白,要给公众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史前是一个遥远的时代,因为我们距离这个时代太遥远所以有好多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既是博物馆内研究人员的困惑,也是公众的焦点。博物馆展陈设计时要留白,要启发观众和博物馆互动,一起探索这一个个未解之谜。在室外遗址区内,既不要把所有的遗址都发掘展示给观众,也不要把发掘过的遗址都复原展陈,我们必须保留一部分在地表做出标识。在室内展陈区中,要如实交代哪些古代信息还没有揭示出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在史前遗址研究上比比皆是,我们要选那些大家更关注的问题告知这还没有解决,正所谓文物共欣赏,疑义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