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头婆(Eupatorium japonicum)是菊科(Asteraceae)泽兰属(Eupatorium L.)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多个省份都有分布。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将其作为药用植物,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治疗咽喉炎、口腔炎、气管炎等多种炎症。文献报道白头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抑制幼虫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关于白头婆化学成分研究的报道极少。因此,本论文在前人及本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之上,对白头婆花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为研究白头婆花所含化学成分,利用硅胶、凝胶、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白头婆花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鉴定了22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素(1)、2-hydroxy-2,6-dimethylbenzofuran-3(2H)-one(2)、1-(2-Hydroxy-4-methylphenyl)propan-1,2-dione(3)、subamone(4)、(7R*)-opposit-4(15)-ene-1β,7-diol(5)、2,5-二羟基苯甲酸(6)、咖啡酸(7)、9-羟基百里酚(8)、原儿茶酸(9)、反式邻羟基肉桂酸(10)、7-羟基香豆素(11)、槲皮素(12)、蒲公英甾醇(13)、9-acetoxythymol 3-O-tiglate(14)、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5)、亚油酸(16)、9-angeloyloxythymol(17)、豆甾醇(18)、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19)、棕榈酸(20)、eugenyl-O-β-D-glucopyranoside(21)、9-acetoxy-8,10-dehydrothymol3-O-tiglate(22)。其中化合物2~9、11~13、16、19~22为首次从白头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16、19、21为首次从泽兰属中分离得到。还有几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需要打二维核磁确认结构。其次,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头婆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32种挥发性成分,从根、茎、叶、花中分别鉴定出41、40、76、55种化学成分,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0.08%、86.8%、87.3%、94.09%,且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文对白头婆根、茎、叶、花四个部位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前,白头婆茎的石油醚部位抑菌效果较好;开花期,白头婆花的石油醚部位抑菌效果较好;结果期,白头婆果的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效果最好,范围最广。本论文对白头婆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补足,筛选出了最佳抑菌活性部位,可为白头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