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小城镇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城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相应污水处理设施的建造与运行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开发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本课题针对我国中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状况、污水特点以及现有典型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并对其运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本研究首先考察了常温下一体化工艺的启动以及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试验表明,先快速排泥法进行挂膜,再投加驯化活性污泥的方法来启动一体化工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依据理论分析和具体试验得到了一体化工艺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一级好氧区DO控制在2~3mg/L,二级好氧区DO控制在3~4mg/L,回流比控制在200%,HRT控制在12h左右,悬浮态污泥SRT控制在10d左右。系统在最佳运行控制参数下运行结果表明,一体化工艺具有较好的去除污染物能力,对COD、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0%、86.7%、73.0%、73.2%,出水COD、氨氮、TN可以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为了考察一体化工艺的适用性,分别对一体化工艺在低浓度、冲击负荷、低温状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一体化工艺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良好,出水COD、氨氮、TN均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一体化工艺受到流量冲击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保持稳定,抗短期水力冲击负荷能力强,且能在持续2h的400%的水力负荷冲击后仅需4h左右即恢复到冲击前的水平,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低温对COD、TP的去除影响不大,COD、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8%、63.3% ,低温条件下一体化工艺的脱氮能力明显降低,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降低为43.5%、35.9%。在低温条件下,随着悬浮态污泥SRT的延长,一体化工艺的脱氮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当SRT=20d时,COD、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2%、54.1%、44.7%、62.8%。适当延长悬浮态污泥SRT是改善低温条件下一体化工艺运行性能的有效措施。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基于传统A/O工艺进行设计,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进行了功能分区,并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操作简单等特点。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表明:本工艺具有很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能力,是一种易于实现工艺设备化、适用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低剂量FK506预处理诱导带血供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时移植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带血供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钯催化炔烃的卤钯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及钯催化的其它偶联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钯催化炔烃的卤钯化反应、自偶联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的进展作了综述。从捕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对道岔系统正常运转的要求,因而对道岔系统监测的要求变得更为苛刻。道岔状态实时监测系统(Turnout Monitoring System:TMS)的功能是将传感器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活性的变化及该过程是否涉及P38MAPK信号途径。方法用TranswellChamber观察AngⅡ诱导的血管外
目的探讨外伤、术后出现肢体瘫痪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时间,腰穿、肌电
近年来,投资者、媒体和公众对上市公司高管层的薪酬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质疑。如高管薪酬是否过高?高管薪酬由谁决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差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上
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是兰科的附生植物,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除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它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现在广泛栽培的石斛兰是以石斛属植物的原生种为亲本进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日趋成熟、统战艺术最富创造性的阶段。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与方针,洋溢着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气息,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活的灵魂,闪耀
举世瞩目的特大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方面地综合效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三峡工程的兴建涉及百万人的迁移与安置,预计到工程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