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的择业取向偏离社会需要和现实状况,基层医疗单位缺乏医疗卫生人才,而医学生却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择业取向、就业压力的整体状况,分析医学生基层择业取向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和大专院校制定改善政策与措施提参考。方法分层整群抽取云南省7所医学院校(2所本科,2所大专,2所中专,1所民营中专)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和农村医学医学生共4754名,采用“CMB中国西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分配与保留项目”设计的医学生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陈宇红编),利用班会时间,以自填方式调查。结果(1)共调查医学生4754名,其中本科学生1739人,大专学生1278人,中专学生1737人;临床专业学生1441人,预防专业学生666人,护理专业学生1875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772人;女生占78.9%;汉族占69.0%;81.8%的学生来自农村。(2)51.2%的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本科、大专和中专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6.7%、61.4%和58.2%;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和农村医学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4.9%、43.2%、42.7%和71.9%。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1.3%和53.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的影响因素有:自评可能进入市级及以上单位(OR=3.010)、没有医学实习经历(OR=1.443)、就业态度不乐观(OR=1.371)、没有医学相关兼职经历(OR=1.289)、期望月薪高(OR=1.271)、母亲职业为非农民(OR=1.270)、学校层次高(OR=1.213)、汉族(OR=1.185)、重视工作环境(OR=1.090)、.重视人际关系(OR=0.901)。(4)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平均分为2.780(平均,范围),低于理论中值3,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就业竞争环境(2.930±0.711)和缺少求职帮助(2.930±0.760);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小于大专生和中专生(P<0.05);女生的就业压力大于男生(P<0.05);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就业压力大于来自城镇的医学生(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因素有:女生(OR=1.813)、没有医学实习经历(OR=1.678)、自评实际可能进入市级及以上单位(OR=1.637)、没有职业规划(OR=1.577)、父亲职业为农民(OR=1.509)、没有医学相关兼职活动(OR=1.383)、没有学生干部经历(OR=1.336)、综合测评成绩没有达到本专业前30%(OR=1.246)、家庭收入低(OR=1.125)、重视家庭因素(OR=0.940)、重视个人发展(OR=0.937)。结论(1)一半以上的医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大专、中专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的比例更高;影响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是就业期望过高和对社会的认识不足。(2)医学生的总体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就业竞争环境和缺少求职帮助,不同学历、年级、性别、生源地的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差异。影响医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就业期望值高,而又缺乏职业规划,缺乏社会实践,来自农村的女生容易出现高压力状态。应帮助医学生充分认识社会,调整心态,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找到适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