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子秧歌作为汉族北方秧歌最具代表性的四大秧歌之一,发源于远古,经过历代的扬弃与充实,几千年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程序、观念、习俗,乃至积淀成人们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容。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所起到的巨大影响,使得近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再加上科技的日益发达,新型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满足。在这样的趋势下鼓子秧歌传承就受到了巨大的考验。当传统碰撞现代,我们古老而宝贵的艺术形式会放射出怎样的火花?这个问题引起笔者在硕士学习阶段的研究兴趣。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手段,结合民俗学、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商河县境内的鼓子秧歌为核心,将其置于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综合考察当今社会环境下鼓子秧歌的发展与变迁,对舞蹈的文化内涵、形态特征以及秧歌本体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整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一章从民俗学、舞蹈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传统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和民俗文化进行解读,为后续的田野考察提供一份的理论参考;第二章通过田野调查,对当今秧歌的生态环境、舞蹈形态及舞体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目的是呈现当今鼓子秧歌的现实风貌;第三章结合调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与现代的秧歌进行比较,从舞蹈功能的转变、从社会模式的变化等方面呈现当代秧歌的流变现状,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第四章由鼓子秧歌流变引发的思考,从课堂教学、秧歌舞体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对秧歌的传承角度出发,反思当代社会在秧歌继承和发展道路上的经验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