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伤,常常合并有胸腰椎骨折,对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可行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以矫正患者的后凸畸形、稳定脊柱系列、减压恢复脊髓神经症状等,术后在胸腰围保护下,可早日下地,减少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对压缩骨折,于复位后融合骨折椎与其上位椎,对爆裂骨折,视其上位或下位椎间盘破坏而定,融合骨折椎与椎间盘损伤的邻位椎[1]。众多专家也一致认为,对于术中完全复位的、不伴有椎间盘损伤的A型骨折,将来要取出内固定,对于欲保持椎间盘的高度及椎间活动度的病例,可以考虑不作植骨融合,其他病例复位固定后应常规做植骨,尤其对于有椎间盘损伤者,更应强调植骨融合[2]。但融合内固定术后所导致的并发症,如长期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及融合椎体邻近节段退变[3-6]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非融合内固定术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提倡。非融合术面临着椎体高度和角度丢失的问题,而且破入椎体内的椎间盘损伤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前瞻性研究41例非融合病例和回顾分析54例融合病例,评价和探讨非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椎间盘退变情况。目的:评价胸腰椎骨折后路非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临床疗效及术后骨折椎上、下位椎间盘退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月采用后路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4例(融合组),前瞻性研究2012年2月~2013年1月采用非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1例(非融合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自身未受伤椎间盘为参照标准,Pearce分级[5,7]评定非融合组邻近节段和骨折椎上、下位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非融合术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非融合术能很好地矫正椎体的高度和角度,复位后椎体的高度和角度在丢失方面和融合组没有差别(P>0.05);MRI示分别有27例骨折椎上位和17例骨折椎下位椎间盘不同程度的损伤,与自身未受伤椎间盘Pearce分级有差异(P﹤0.01)。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有4例骨折椎上位或下位椎间盘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骨折椎上位或下位椎间盘纤维环新增高信号区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1例取出内固定后椎间盘纤维环高信号区消失。结论:非融合内固定术不但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而且可以很好的矫正骨折椎的高度和角度,在丢失方面和融合术没有差别。胸腰椎骨折往往伴有骨折椎上位或下位椎间盘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1年[8,9]取出内固定,邻近节段及骨折椎上、下位椎间盘与术前相比未发生显著退变,与腰腿痛密切相关的椎间盘纤维环高信号区也未大量发生,取出内固定后,恢复了固定节段的活动度,避免了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