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棉籽油为原料油,分别对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研究,考察酯交换反应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得到佳工艺条件。分析生物柴油主要理化特性,进行放大实验,为今后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制备棉籽油生物柴油。借助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层析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生物柴油组分。从密度、运动粘度、闪点、酸值、倾点等几方面考察生物柴油理化性能。结果:1.采用化学法合成棉籽油生物柴油。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5: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KOH)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1.1%,此时,脂肪酸甲酯得率为98.43%。2.采用生物酶法合成棉籽油生物柴油。碳酸二甲酯作为酰基受体的条件下,进行了单批反应的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底物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分添加量、转速、叔丁醇用量和酶量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碳酸二甲酯与棉籽油摩尔比为4,叔丁醇做共溶剂,叔丁醇与碳酸二甲酯体积比为1.5,反应温度50℃,摇床转速160 r/min. 12.5 % Novozym435(基于棉籽油重),不加水体系,反应24 h时,脂肪酸甲酯得率值达到96.81±0.65%。3.采用生物酶法合成棉籽油生物柴油。乙酸甲酯作为酰基受体的条件下,进行了单批反应的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底物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分添加量和酶量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甲酯与棉籽油摩尔比为14:1,反应温度40℃,摇床转速160 r/min. 25%Novozym435(基于棉籽油重),不加水体系,反应18h后脂肪酸甲酯得率值达到92.67±1.04%。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碳酸二甲酯作为酰基受体时,固定化酶Novozym435重复使用22个批次(528h)后,酶的相对活性仍然保持在90%左右;以乙酸甲酯作为酰基受体时,固定化酶Novozym435重复使用30个批次(540h)后,酶的相对活性仍然保持在90%左右。5.生物柴油主要理化特性测定:密度(20℃)0.888g/cm3,运动黏度(20℃)7.184mm~2/s,运动黏度(40℃)4.125mm~2/s,闪点(开口)174℃,倾点-2℃,酸值0.23。结论:1.利用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催化合成了棉籽油生物柴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层析色谱定性、定量分析了产物。2.借助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反应工艺条件。3.测定了自制棉籽油生物柴油的密度、运动粘度、闪点、倾点等主要理化特性,除倾点偏高,其他已测理化特性符合德国标准DIN EN 51606。4.用于5L的反应器进行放大实验,反应过程的放大性良好,为今后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