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也随之显现,导致了义利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在经济活动中,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十分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思想倾向大肆蔓延。这些现象和思想倾向如果不加以规范,就会变得泛滥无归,使市场经济秩序紊乱,甚至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探究和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为目的,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在认真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的理论分析,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基础的基本格局,有针对性地探讨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的实践路径。本文正文由三章组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在充分理解和正确把握了市场、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等概念的前提下,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基础的结论。第二章探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基本格局。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必须探讨它的基本格局,即它包含哪些伦理道德的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格局,需要反映市场经济发展在伦理道德上的要求,也要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伦理道德上的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在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要求建立功利伦理、道义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位一体的格局。本章分别从功利伦理、道义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并试图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格局,应该是以功利伦理为现实基础、以道义伦理为必要指导、以生态伦理为重要内容的新格局。第三章主要研究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的实践路径。本文从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和加强制度伦理建设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并结合我国当今社会的具体国情,试图寻找到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的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