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抗战初期是重要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大后方转变为抗敌前沿,在抗日战争中云南民众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抗敌前线,滇军将士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在后方,云南人民节衣缩食,踊跃输捐,献金献粮,慰劳将士,竭尽全力为抗战贡献力量。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是人民支持抗战的一个缩影,其捐资救国、毁家纾难的行为体现着云南人民面对国家危机,毫不畏惧,团结抗战的可贵精神。目前对于劳军募捐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时陪都重庆一地,此外也出现了关于新疆地区的募捐运动的少许研究,但是学术界对于战时边疆省份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尚未有详实的论述。本文拟通过对《云南日报》相关史料的爬梳,从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背景、兴起及开展情况、特点、积极影响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考察,以对战时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进行概述,从而丰富云南地方史、抗战史的内容。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涉及本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内容。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际、国内、云南省地方三个层次阐释了云南劳军募捐运动产生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采取绥靖的态度,国内军事、财政形势日渐严峻,云南省各地人民建立起抗日组织,《云南日报》及时报道抗战形势及人民支持抗战的相关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战时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最初的零星兴起,到之后开展多种内容的劳军募捐运动,从之前的群众自发到有抗日团体的领导,均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统计相关数据,重点介绍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开各项劳军募捐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归纳了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特点。既在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劳军募捐的形式及社会参与度三方面与全国的劳军募捐运动具有一致性,同时土司的捐献又成为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特色之一。第四部分对此运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劳军募捐的成果进行总结介绍,其次阐述了劳军募捐运动的影响,即在物质上支援着抗战,在精神上激励着前线将士,提升了民众的战时节约意识,激励了民众的抗敌情绪,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秩序混乱、部分富人逊于贫苦百姓的问题。结语则对整个运动进行了概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