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思廉撰写的《陈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该时段正处于汉语语法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介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既保留了古老的语法现象,也演变出新的语法意义。探寻介词内在的发展规律,构建一个完整的介词系统是汉语史研究的关键一环,因此,对《陈书》中的介词进行全面研究在语言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中古时期的史书语料《陈书》中的介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了穷尽性的统计,并对书中的介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介词的分类、使用频率、语法位置、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示了《陈书》介词的全貌,力求能够总结出《陈书》中介词语义系统的特点和演变规律,从而为汉语介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本文除去结语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陈书》的主要内容,说明其介词系统的研究意义,阐述了《陈书》以及介词的研究现状,梳理了介词的分类标准,并且对《陈书》中的介词做出了详细的分类。第二部分主要考察《陈书》介词的使用情况,对《陈书》中的四类介词:处所、时间类介词,对象类介词,原因、方式类介词,范围类介词做出静态描写,主要包括对介词进行归纳和分类,对具体的例句进行分析,统计各类介词的数量,阐述介词的语法功能等。第三部分是对《陈书》介词系统进行分析总结,《陈书》共有40个介词(框式介词按词头算),在语法功能上,介词前置做状语的情况更多,介词类型按使用频率排序从高到低分别是:处所、时间介词,对象介词,原因、方式介词,范围介词;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将《陈书》的介词与《左传》《世说新语》的介词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陈书》介词系统以传承为主,有规律可循,但是又在数量、语法功能上有所发展,尤其是对象类介词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