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是农业大国,却还不是农业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耕地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我们解决一切“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方面真抓实干,进一步理顺和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对发展规模经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却还不是农业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耕地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我们解决一切“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方面真抓实干,进一步理顺和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对发展规模经营、促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中国土地流转形式单一,市场仍在完善阶段,同时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性,探究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对区域土地流转的整体推进有着根本性影响。近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户分化程度逐步加深。由于家庭收入方式来源的多样性,许多农户选择从事效益更高的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这也导致年轻的优质劳动力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能在农村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承担家庭生活重担的妇女以及无劳动能力的儿童。此外,农业生产活动本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空心化”更是加剧了农业“用工荒”,农村土地无人管理、无人耕种,耕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就是浪费中国宝贵的土地资源,从而对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农户分化对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转化的影响,推进乡村土地流转集约化进程,助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以规模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益化。本文基于2021年7月课题组在四川省三个区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和分层抽样方法所获得的540份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特征,并构建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此外,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农户分化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行为转化。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分化显著,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占比分别为6.30%、12.59%、34.07%和47.04%。土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相比较高;土地转出与转入行为相比较低;土地转出与转入意愿行为一致性转化相比较低。(2)不同农户职业分化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有显著差异,其中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均对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有负向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纯农户相比意愿分别低出0.156、0.143和0.204,行为分别低出0.192、0.154和0.296。(3)不同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转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Ⅰ兼农户和非农户均促进了土地转出的意愿与行为转化;在土地转入方面,Ⅰ兼农户与纯农户相比抑制了无意愿无行为的土地转入向有意愿无行为转化概率,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均与土地转入的有意愿有行为转化有显著影响。(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越高,农户分化对土地转出行为的正向作用越强的;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越低,农户分化对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负向作用越强;耕地地形为坡地的,农户分化对土地转出的意愿正向作用越强,对转入行为的负向作用越弱。在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规范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尊重农户意愿、分类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土地流转市场环境、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完善土地流转相关社会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坚持绿色生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尽管绿色生产有诸多好处,但是由于实施绿色生产行为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会存在生产行为不绿色的现象。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是保障产量、增加产量的重要手段,但施肥施药会对土壤土质、水源、空气等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高毒农药对农产品的品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绿色农业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可持续
乡村振兴的的首要目标是产业兴旺,其内容是推动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为此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有效措施。眉山市曹家镇借助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当前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也有利于发展地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农业提供有益的努力,为此本文以眉山市曹家镇农旅产业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宣告,“三农”工作重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变为实现乡村振兴,摘帽地区重点关注如何在衔接期内防止规模返贫,实现高质量稳定发展。脱贫地区普遍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低收入人口基数大,仍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普惠保险充分发挥保障、增信、融资的功能,从金融层面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与防返贫工作理念天然契合;在政策制度支持配合下,保险还可以利用杠杆效应增强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了各地区巩固脱
四川省自2015年组织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以来,已累计培育2227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1年,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不断壮大家庭农场经营者后备力量。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十三五”时期四川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现状和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走向“强、美、富”的必由之路,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实现整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产业融合发展迅猛、资源开发模式多样化、集体资产增长快速的繁荣局面。但从客观上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历史包袱、资源稀缺、制度依赖、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成都市是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在
伴随我国城镇化发展脚步加快,农村宅基地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并选中试点区域展开积极探索。而推动农村宅基地顺利退出,研究现行的宅基地退出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温江区作为成都市的试点区域之一,在宅基地退出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研究温江区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典型实践,有利于总结分析现行宅基地退出中可供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
农村面临着“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地流转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粮食作物让位于经济作物的现象导致农地非粮化越来越严重,中国土地细碎化和农户小规模经营格局仍没有发生彻底的转变。然而,服务外包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家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率,而且小农户可以通过具有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为了建设美丽乡村,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紧缺,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宅基地退出改革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展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宅基地退出改革政策实施的核心主体是农户,关注农户获得感,构建宅基地退出农户获得感评价体系,为未来宅基地退出政策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