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氮弧原位生长搅拌摩擦复合材料化处理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oh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的发展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铝合金是最具性价比的减重材料。但是由于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缺点限制了铝合金的应用及发展,提高铝合金表面硬度及其耐磨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电弧氮化技术具有设备低廉、操作简单、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高等优点。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搅拌针的长度、形状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层厚度及成型的控制。本文对氮弧原位制备氮化铝及搅拌摩擦处理制备表面复合材料层进行了研究,对氮化层形貌、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氮化铝的形成机制。对搅拌摩擦后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基于涂层的硬度与耐磨性能,解释了搅拌摩擦过程中组织演变过程和强化机制,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层的耐腐蚀性能。  对铝合金基体进行氮弧原位处理,分析氮化层的组织形貌及形成机制。经过氮弧原位制备的氮化铝以枝晶组织和层状组织存在,氮化铝厚度达到了300μm以上。在电弧的作用下,铝合金基体表面受到电弧的热作用熔化形成熔池,氮气等离子体化,在扩散和对流作用下扩散进入熔池,与铝发生氮化反应生成氮化铝。  经过氮弧处理的表面进行搅拌摩擦处理,对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层进行组织与性能的分析。搅拌摩擦处理后复合材料层厚度400μm左右,氮化铝破碎为细小颗粒,分布均匀,嵌入到铝合金基体中。复合材料层平均显微硬度在110HV以上,硬度明显提升。纳米压痕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层的硬度和模量均大幅提升。划痕实验表明在同等力和滑动距离条件下,复合材料层更耐划。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层的摩擦系数在0.15左右,而铝合金母材在0.5左右,复合材料层磨损失重低于母材,磨痕浅且窄,其耐磨性能显著改善。  分析了搅拌摩擦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复合材料层的强化机制。在搅拌头的作用下,氮化铝被挤压、破碎为小颗粒,随铝合金热塑性材料流动,弥散分布于铝合金基体表层,生成氮化铝颗粒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层,其强化机制主要包括第二相强化和形变强化。  复合材料层的腐蚀行为表明氮化铝的弥散介入对铝合金表面的极化行为影响不大,与腐蚀电位升高,腐蚀敏感性降低。复合材料层的腐蚀形式表现为点蚀,围绕着氮化铝颗粒的铝优先被溶解发生点蚀,随着蚀点生长连到一起发生剥落腐蚀,直到表面层中的铝全部被溶解,剩下腐蚀产物及未发生反应的氮化铝相,构成了腐蚀障碍层,降低了腐蚀速率。
其他文献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贵州地区岩溶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贵州铝工业、磷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堆场废水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已经构成对岩溶水资源的威胁。  本文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工艺成熟等优点,使其在可燃性气体、毒性气体的检漏报警,环境气体的监控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SnO
Al2O3+TiB2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高硬度、高熔点、高导热、低膨胀系数、高耐磨性、高温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的性能,因而在新型热机、石油化工、纺织等领域等到广泛
罕见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较之普通药物,其针对的目标市场狭窄、研发难度大、风险高,使得药企的研发意愿不高.为克服孤
软锰矿是生产硫酸锰的重要原料,世界上约60%的硫酸锰由软锰矿加工制得。以软锰矿为原料制备锰盐,工艺过程关键是将Mn(Ⅳ)转化为Mn(Ⅱ),因此国内外对软锰矿浸出研究,不论是软锰矿预还原
防火卷帘作为建筑物的防火分隔物或防火分区的隔断物,已成为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消防设施之一,其“活动防火墙”的特点,使得防火卷帘在建筑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我国防火卷帘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