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公平基本内容之一,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意味着每一位社会成员拥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其直接体现社会公平,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进行卫生服务资源公平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发现并保护弱势群体,进而促进建立卫生服务公平的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卫生公平领域的主要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然后介绍了卫生服务公平性的三大指标,即健康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公平性。理论分析部分,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竞争与垄断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等,分析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性其对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的影响;之后针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试图找出我国的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的影响因素。结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我国的客观现实,力求从理论上给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性问题的解释。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基尼系数法和泰尔指数的综合运用,试图克服单一指数分析的缺陷,更为准确和深入地分析我国卫生服务资源的公平性。国内对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文章停留在描述性分析的层面上,没有根据公平性指标对其进行量化。部分研究采用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评价我国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这两种测算方法存在着内在缺陷,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本文首先通过基尼系数测算近年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公平性;然后采用泰尔指数分解不公平性产生的途径,分别计算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内部、各地区之间和总的卫生资源地区分布泰尔指数,然后测算总泰尔指数中各地区内部和各地区之间不公平性的贡献率。文章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公平的问题,一方面是医疗卫生资源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供需弹性小、市场信息不对称、服务具有外部性等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独特的因素,如城乡二元经济和二元财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等也加剧了国内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公平。实证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卫生资源分布在地区间的公平性有所改善,而在地区内部却有所加剧,特别是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内部不公平性很大;卫生资源数量分布公平性较好但质量分布的公平性不佳;卫生硬件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要优于软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