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在经过了30年的急速发展后,正在经历着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型,立足于品质、活力和民生,强调“内涵式发展”的存量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历史地段中的公共空间因能集中反映城市自然景观演变、历史文化发展和人文精神,成为城市价值的凝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今天,在以移动互联网和体验消费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如何营造具有城市特色、能够激发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历史地段更新的关键着力点。过去对建成环境的评价走的多是专家路线,专家的意见固然重要,然而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不断深入,在历史地段更新中,除了自上而下的改造策略之外,我们更需要从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角度来了解公众对于公共空间改造的使用后评价。本论文以天津为背景,综合考虑公共空间规模、更新改造完成时间以大小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选取先农大院(商业类历史地段)、棉三创意街区(产业类历史地段)和睦南公园(居住类历史地段)作为三种不同类型历史地段更新中公共空间的代表性案例。由自下而上的使用者角度,从基于POI数据的主观评价、满意度评价和使用方式评价等三方面,综合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对所选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注重在真实场所和生活情境中分析心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全面考察历史地段中的公共空间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为历史地段中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完整建构提供必要依据,并据此进一步结合使用者需求提出城市历史地段中公共空间的保护更新策略,从而为设计优化和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