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是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如何培养和造就 21 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步清晰地认识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其中,人文素养是人才的根本素质。“迎接 21 世纪,人类最大的使命就是要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所以“重新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家庭教育,特别是对较多依赖家庭的小学生而言。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反映了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本研究从家庭教养方式这个角度探讨当今我国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它既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涵,又扩大了人文教育的途径,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纵观人们对人文素养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对象侧重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本研究立足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凸显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沿着“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这一中心问题出发,分析了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特点,指出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通过列举案例分析了当前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有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对策。本研究获得了如下结论:1、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小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同的表现,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2、当前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养期望的理想化、教养目标的唯智化、教养内容的实用化、教养过程去情感化和单亲家庭的不利影响。这些现象束缚了小学生的人性发展,掩盖了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忽视了小学生的“为人”教育,丢失了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十分不利。 3、当前我国存在问题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科学轻人文。它的产生,一方面是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用人制度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产物,此外它也与家长本身人文素养的缺失有关。 4、家长要创建有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家庭教养方式,必须要建立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教养观念,积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人文氛围。此外,要注重加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从家庭的内外因素入手,努力创设有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家庭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