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 2.0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系列由用户主导、重视交互性的社交媒体。很多原本更多发生在线下的社会行为,被带到了线上,更呈现出线上空间所特有的特点。公民参与行为是其中一例典型。微信,Web2.0时代社交媒体中的后起之秀,自2011年上线以来,以破竹之势成为中国网民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平台。这是一个应用更加广泛、使用更加便捷、互动更加亲密、传播更加快速的新型社交媒体。随着使用人数的激增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对微信平台上的公民参与研究也就愈发显得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微信这一社交媒体平台上,大学生微信的使用、政治效能、社会网络规模与公民参与的关系模型。同时通过深度访谈,分析了大学生利用微信进行公民参与的现状,包括其呈现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实证研究明晰了一些线上公民参与的基本逻辑:微信使用强度通过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及内在政治效能,间接影响线上公民参与。微信使用强度与内在政治效能正相关,与社会网络规模正相关。内在政治效能、社会网络规模与线上公民参与正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在微信平台上的公民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其主观原因是大学生内在政治效能较低,而客观原因则是微信的泛熟人社交属性导致人们不太愿意在微信平台对熟悉但又非亲密的人表达个人观点。在微信上,大学生的公民参与还呈现出由“沉默的螺旋”引发的“观点一边倒”,娱乐化倾向的特点。同时,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朋友圈”给微信带来的一种自我呈现的工具属性,影响了大学生们的自由表达,而相对地,个体特定好友构成的微信群则更多地被用来对社会公共话题进行深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