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09年全国33所高校首批开设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迅速发展,截止至2021年8月,全国有156所高校开设了MSW培养点。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不断扩大完善的同时,在职社会工作者在各类因素的驱动下选择就读MSW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了解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使用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全国33所高校首批开设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迅速发展,截止至2021年8月,全国有156所高校开设了MSW培养点。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不断扩大完善的同时,在职社会工作者在各类因素的驱动下选择就读MSW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了解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使用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数据库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以及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等方法,力图找出影响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解释说明。研究发现: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利他价值认同因素对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发展因素中的职业规划、工作职务和薪酬期待差额对对在职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在职社会工作者对时间的知觉行为控制越强、所在机构或单位有提供教育资助,其就读MSW的意愿就越强烈。更进一步地,根据工作单位的性质将所有调查样本划分为机构社会工作者和民政、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两个回归模型的对比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利他价值认同、薪酬期待差额对机构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对民政、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影响不显著;教育资助对民政、医务社会工作者就读MSW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对机构社会工作者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不同教育主体提出如下建议:高校应从制度建设和教师行为两个方面做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更为有用;用人单位要鼓励在职社工继续参与教育;在职社会工作者个人要培养对利他主义价值观积极的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还应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簇和有机配体组装而成的具有周期性孔道的多孔框架材料。MOFs由于具有孔径、孔形状可控和表面化学基团可修饰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在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绝大部分MOFs仅含有微孔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反应物分子的传质和催化活性位点的可及性,从而导致其催化活性不高。基于以上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围绕“大/介孔MOFs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催化性能”开展研究,通过
本文主要研究带电磁场的玻尔兹曼方程的扩散极限相关问题,包括周期区域和全空间上尺度化单粒子Vlasov-Poisson-Boltzmann方程组的不可压缩Navier-Stokes-Fourier-Poisson极限,全空间上尺度化双粒子Vlasov-Maxwell-Boltzmann方程组的不可压缩Navier-Stokes-Fourier-Maxwell极限,以及全空间上双流体不可压缩Navie
随着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配电系统或终端用户,这些资源不仅可用于解决配电系统自身的运行问题,而且还能向输电系统提供一定的灵活性服务,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现有输配割裂的管理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调研表明,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的相互协调有利于解决电压支撑、线路及输配边界点阻塞以及全局功率平衡等问题。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电力系统输配协调优化问题本质上是涵盖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等多个
Boltzmann方程的流体力学极限理论,提供了气体运动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间的连接桥梁,具有重要的应用物理背景和理论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几类带外力场的Boltzmann方程的流体力学极限问题,包括带已知外力场和in-flow边值条件的稳态Boltzmann方程的不可压缩Navier-Stokes-Fourier极限,带电场的尺度化双粒子Vlasov-Poisson-Boltzmann 方程组初
鉴于世界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到2030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将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革命目标结合起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能源转型要求发电从化石燃料向氢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转变,提高能源效率。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能量载体,具有能量密度高、零污染、零碳排放的优点,是缓解日益严重的能
5G向来被认为是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基石,而5G-Advanced作为5G和6G的重要中间节点,具有灵活的网络架构,向灵活可重构的方向发展,连续/非连续载波聚合是5G关键特征之一,因此,开发灵活可变、可重构、支持多波段多标准传输的无线电收发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实现多波段传输的方法是针对不同波段设计不同的电路,导致设备面积增大、成本提高和功耗变大,同时在可扩展、可配置、灵活可调性方面受限。
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说话人确认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进一步降低说话人确认的错误率、如何在计算资源有限的终端实现说话人确认是目前智能语音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说话人确认及其轻量化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提出基于注意力空洞残差卷积循环网络(Attentive Dilated Res2Net Recurrent Network,ADRRN)的说
5G的到来和物联网的发展前景为穿戴式智能终端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趋势。“万物相连”的理念要求可穿戴设备不局限于手机、手表、耳机等传统形式,应尽可能地集成于人们日常可穿戴物件中。作为此类无线设备的重要组成元件,可穿戴天线也需要具备便携、轻量、穿戴舒适等特性。将可穿戴天线与衣物集成一体化对实现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应用及新型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具有重要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声通信与探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质量受多普勒效应影响严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由于具有较好的多普勒容限,常用作于声呐信号。目前针对水声信道发送端为单分量LFM信号的多普勒因子估计方法已被深入研究。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在陆地通信中的
当下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给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诉求,教育从过去更注重知识和技能变得更加注重素养。科技教育是应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新重点,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作用。而新时代的科技教育对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驱动了中学科创中心这类新型空间的产生,并驱动空间模式的转变。中学科创中心作为新型的教学空间,未来有着大量建设的趋势,但却存在场地不充足、建设无标准、模式不适应等情况。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