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府投资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举措,促使各大医院PACS系统和HIS系统有了本质性的飞跃。系统间数据传输与融合技术日益成为医院信息管理中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特别是PACS系统与HIS系统间的图像与信息数据交互,成为医院最为迫切的需求。作为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中核心组成部分PACS系统和HIS系统两者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而系统平滑过渡也是必须保证的先决条件。 本课题针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不同设备、不同科室多种医学信息系统、PACS系统及数据库并行工作的现状,对现行PACS系统与HIS系统进行分析和整合,提出采用一整套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构建标准开放、低耦合的PACS系统和HIS系统融合方案,使PACS系统与HIS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具备了实质突破,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独立的医院基本信息库,以相对静态的数据集合为索引单元,按照DICOM模型的设计思路,通过改变系统库结构,用以解决子系统互联和信息主导权问题,各个业务数据库通过恰当方式实行双向开放,整合复杂异构子系统,实现医院主导,全部信息充分共享; 2、建立基于动态分级存储技术的院内影像存储中心,根据医学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率、保留时间、容量等分类指标,在不同类型与性能的存储设备上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将数据分别存储,并支持动态文件迁移策略(随着数据访问热点的变化在各级存储间自动迁移),从而兼顾存储成本和访问效率; 3、建立院内基于健康档案的医学信息平台,一方面与院内各科室级HIS/PAC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另一方面与院内影像存储中心进行高速通讯,提供影像信息服务,同时通过Web Services方式提供HL7、DICOM和IHE等医疗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的信息交换接口,确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开放性; 4、设计并实现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在兼顾信息安全性的条件下,整合HIS、PACS双系统,实现面向患者、面向医生、面向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高效分类信息跨系统检索。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整个项目涉及门诊、住院106个科室1200多个信息终端,每天产生16G医学影像数据和500MHIS系统数据流量,系统已稳定运行9个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型医院信息化综合评审中以172分(全省第一)获得卫生厅专家的肯定,为其他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和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明确的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