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批评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发掘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辩证关系,反思中国文论界普遍存在的关于“失语”的讨论,以期在尽可能广阔的背景中,探寻中国五四时期现代文论体系的源流,探寻我们自己“话语”的形成过程。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略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日的及思路,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目的及立题的必要性;第二节介绍了前人的主要观点及我在论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王国维与五四文学批评现代话语体系的产生》以王国维先生的文学批评思想为切入点,探寻西方异质文化对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以及先生在中西文化的选择与融贯中建构起来的现代批评思想对五四文学批评现代话语体系的催生作用。这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分析《<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两部代表性著述,考察西方文化对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以及先生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选择与调和;第二节通过对王国维先生批评思想的梳理,探寻先生的理论贡献对五四文学批评现代话语体系的催生。 第二章《传统文学批评的终结与五四文学批评的建构》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走向终结的必然,梳理了五四文学批评发展的大致状况,再一次证明了五四文学批评是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对特定历史背景的把握,揭示中国传统批评发展步履维艰的现实与文学批评现代性变革的迫切愿望;第二节借助五四文学批评向现代性的突进,揭示了在五四文学批评现代话语体系势不可挡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章《结语: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用理性的眼光全面把握五四文学批评的源流,以及由此探寻到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质的关系。这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总结探索与创建中的五四文学批评概况;第二节通过对五四文学批评的整体把握、评价,揭示传统、现代、本土文化、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