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局部区域胃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讨局部区域胃癌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胃癌患者87例,采用预先设计的客观、量化的调查表,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相应临床资料;由一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治医师和一位中医主任医师负责体质类型、中医证型的判定及审核;最后根据相关标准确定各个胃癌病例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结果1)中医体质临床调查:入组87例胃癌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占16.09%)、痰湿质(占14.94%)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质(占13.79%)和平和质(占13.79%);中医体质与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774>0.05)。2)中医证型临床调查:入组87例胃癌患者,证型频次为脾胃虚寒证多见(占33.33%),其次为气血双亏证(占28.74%),再次为肝胃不和证(占10.34%);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04<0.05):中医证候与组织分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495>0.05)。3)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气虚体质的胃癌患者证型多表现为气虚双亏证(P<0.05);阳虚体质胃癌患者证型多表现为脾胃虚寒证(P<0.05);阴虚体质胃癌患者证型多表现为胃热伤阴证(P<0.05);淤血体质胃癌患者证型多表现为瘀毒内阻证(P<0.05);气郁体质胃癌患者证型多表现为肝胃不和证、痰湿凝结证和瘀毒内阻证(均P<0.05)。结论本课题所入组87例胃癌患者中,主要中医体质类型表现为阳虚质、痰湿质,其次为气虚质和平和质;中医证型中,虚证以“气血亏虚”“脾胃虚寒”为主,实证以“肝胃不和”为主,为胃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早期胃癌患者以实证居多,随着病期由早到晚发展,病邪由浅入深,其证渐由实证向虚实夹杂乃至纯虚证发展,则中晚期患者以虚实夹杂、虚证为主;胃癌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