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生活状况是否满意的一种主观反映和心理体验。主观幸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主观幸福度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此次研究的影响主观幸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属性、家庭属性、社会属性三个层次,其中个人属性是指个体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是否是工会成员等;家庭属性是指个体存在于家庭中的特征,如家庭收入、子女数量、婚姻状况等;社会属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特征,如参加的娱乐活动次数、普通话水平、对他人的信任程度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同时,幸福作为人永恒的追求目标,有利于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因此,一直以来幸福度的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当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增进人民幸福作为的一大任务和指标,提高人民幸福也已经被写入"十三五"报告中,研究主观幸福度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国工会历史悠久,并且通过持续的发展和改革不断增强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能。大量研究表明工会不仅对劳动者的工资有溢出效应,而且对最低的工资保障、劳动时间、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同时,工会本身在企业中会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例如发放慰问品、组织员工培训、维护妇女权利、组织企业集体活动等,以此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现实福利、增强劳动者主观幸福度。当下,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权下放给企业,工会作为在企业内部的劳动者组织,其社会、经济价值不断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工会通过基层工会的不断建设和改革,逐步实现全覆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并且努力实现劳动者人数较多、规模较大企业的覆盖。随着工会覆盖人员越来越广,工会的正效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主观幸福度的影响效应会越来越显著。本次研究采用CGSS2012年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探究影响主观幸福度的因素,重点研究工会对主观幸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工会与主观幸福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见当下我国的工会建设在维护工人权益增加工人福利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通过工会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劳动者的主观幸福度,从而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