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现象,其相关规律研究已引起相关部门与学者的重视。而作为泥石流发育的主要诱导因素,其相关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地质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为泥石流提供位能,赋予泥石流一定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能量;地质条件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因此,研究泥石流相关地质环境条件对于掌握泥石流致灾规律及制订防灾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遥感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建立地表三维模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和先进的手段。作为地形地貌的一种数学表达,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了三维分析数据基础。基于DEM模型生成的三维遥感影像能更直接、准确、逼真地反映泥石流细部特征,并能实现泥石流特征要素的定量化表达。本文以昆明市东川区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有效利用其它信息源资料的基础上,矢量化14幅东川1:5万地形等高线,构建1:5万高精度DEM模型;以Landset-7ETM+遥感数据作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探讨泥石流研究中的关键遥感技术方法,实现泥石流地质环境遥感解译;利用DEM结合遥感数据生成研究区遥感三维影像图,实现泥石流特征要素的定量识别;最后实现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基于上述思路实现了:基于DEM模型研究区地形地貌相关因子(高程、地形起坡度、坡度等)及特征线(山脊线与山谷线)的提取;基于ETM+遥感数据研究区的岩性、植被等信息的自动提取并发展线性构造机自提取方法;基于三维遥感模型对研究区成功解译泥石流沟117条,并对各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相对高差、主沟纵坡降、平均坡度等要素进行定量化表达;基于灰度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方法对所选评价因子进行排序,并合理赋予权重,进行研究区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与评价,将研究区分为6级危险区:极度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无危险。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分区结果与泥石流点发育现状吻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