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基于黑龙江省A师范学院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公共教育学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进而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根本措施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师范特色,为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奠定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基础。但长期以来,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既有教师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方面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手段上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针对目前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现状,找到解决公共教育学教学问题的策略,提高师范生教育素质就显现的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A师范学院师范生的调查显示,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部分任课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自身素质水平不足;不少师范生对将来从事教师职业信心不足,学习能力较差;教学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管理不够完善等。   论文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所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良好开展。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以实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多样化目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时代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