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生态教育效应评估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素质与生态教育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生态素质的内涵及提升生态素质的方法与途径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提升我国国民生态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中景区内部的解说系统因其自身的特性而成为生态旅游实现其生态教育效应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关文献显示,目前国内外旅游解说的相关研究中,对不同的解说媒介对游客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之下,游客在旅游前后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及生态意识与日常行为方面的差异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及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意义,结合生态旅游在提升游客生态素质方面的功能与途径,着重阐述了生态旅游景区内部解说系统与提升国民生态素质的关系,并以武夷山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内部的解说系统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分为景区相关常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态素质两方面)的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武夷山景区内部解说系统对游客具有一定的生态教育功能,且由于武夷山景区内部解说系统的建设现状及各种类型解说系统的特性,游客相关知识及所受影响的来源主要是解说人员及解说标识牌,两者占游客知识来源的50%左右。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武夷山景区内部解说系统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将可以丰富国内对旅游解说系统教育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充实国内旅游解说的相关研究;在应用实践方面,本研究可以为武夷山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升级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一、以中考要求为基础,分层要求  1.只需要辨认的词汇  随着社会各界对英语的要求的提高,中考试题也在难度上提高了层次。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像diploma, evaluate, pesticide, sponsor等属于生僻词汇,只要求学生能辨认即可。  2.用法较为单一的词汇  复习教学中,一些意思明确且用法较单一的词汇比较好处理,学生在记忆时不易混淆。例如:  Nanjing, I lov
本文对初创期(1958-1965年)中国电视社教类节目的四种主要形态进行描述性和阐释性的研究,尝试在节目形态与“十七年”时期特定的社会结构之间建立关联,并对这一时期社教类电
人类活动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效应引起各界关注。在人类工程活动中,矿产开发对地球表层系统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叠置分析、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潮州市海岸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综合考虑潮州市海岸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属性的
土壤侵蚀模数是测度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的常用指标。本研究以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市为研究区域,依据大连市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以美国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每年5月末到6月初,水位保持在145m,在6~9月间如遇大洪水可以根据下游防洪需要拦洪蓄水,洪峰过
冰凌问题是我国北方河流普遍存在的水文现象,严重的冰凌将会危及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与运行,甚至威胁堤防,造成凌洪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灾害。黄河冰凌灾害尤以